延参法师语录大全摘抄_伤感句子摘抄
40、我们看佛经,大家往往都会被它的宗教气氛、宗教形式所覆蔽,实际上它与中国文化儒家的孔孟之道,讲做人做事的“行”是完全合一的。不过,在合一中又有所不同,孔孟之道是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大原则;佛家讲做人做事是从检查自己的起心动念开始,从内心开始修正,所以叫修行,也叫修心。乃至慢慢观察自心,起心动念是否纯善,到了完全没有恶念还不算数,乃至恶念空,善念也空,恢复到本来非善非恶、无我无心这个毕竟的清净,才是正路。
41、有一个朋友问我是不是在学佛?大家都说我学佛,我说没有,因为我没有资格学佛,学佛谈何容易?后来他问我什么是菩萨?我告诉他,当你饿了三天,而只得到仅有的一碗饭,看到别人也没有饭吃,可以把这碗饭给别人吃,自己饿肚子,这是菩萨道。我做不到,所以我不能算是学佛的人。之后他又问我菩萨在那里?是不是在庙子上?我说菩萨在人世间,很多不信仰宗教的人,不论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甚至什么教都不信,但他们的行为却是菩萨。——延参法师
42、据我这几十年经验,到现在更承认古人的两句话:“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我最近写给别人一副与此有关的对联,“报德者寡,报怨者多”,现在的时代,你付出再多,所得的都是怨恨。古人也说“仗义每从屠狗辈”,社会上真正能够帮助别人,同情、可怜他人的是穷人,穷人才会同情穷人,痛苦中人才会同情痛苦的人,屠狗辈就是杀猪杀狗的,没读过什么书。“负心多是读书人”,知识分子知识高,自己思想解释就越多,不愿意做的时候,他会刻意加以解释;知识低的人不会解释,朋友嘛!怎么不去?为朋友没有理由不去,因为他思想不复杂。学问越高,思想越复杂,高学问而变成单纯专一的人,那是天下第一人,由高明而归于平凡。
43、人如果能去掉了悭贪嫉妒,它的反面是什么?只有帮助人,只有恭维人,只有培养人,都希望别人好,一切荣耀都归于老兄你,那才是做到了不嫉妒。什么叫学佛?这就是学佛啊!你以为磕头拜佛,念经吃素,求佛保佑就是学佛?你还是求这四个字保佑你好一点,你把悭贪嫉妒这四个字真去掉了,你成佛的路走上一半还有余。
44、譬如我们讲戒,传统佛法的大乘戒律,第一条就不能自赞毁他。自赞毁他是菩萨道中最严重的事,如果拿这四个字与一般心理学一起研究,你看这个社会活着的人,那一个不是走这条路线?如果不自赞毁他,就没有办法活下去,为了想出人头地,总想尽办法去伤害别人。假定有人自己站起来,不但没有伤害别人,同时使别人也站起来,这就是菩萨道,学佛的关键就在这个地方。然而一般人做不到,自己站起来都犯了菩萨戒,在自赞,在毁他,都是毁谤他人,自己才成功。——延参法师
45、我常说,英雄的事业是建筑在大众的痛苦上,圣人则把天下人的痛苦一肩挑起,英雄与圣人的差别就在这个地方。
46、讲到自赞毁他,在历史上留名的人物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我们这个社会上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人的成就,都是算计了别人,以许多人的失败而成就了自己。假定有人做到了我成功,别人也得利益,那就是佛道、菩萨道。学佛的重点就在这个地方,千万要注意。
47、什么是果报呢?就是中国文化中所讲的四个字:“天道好还”。“还”也就是回转来,你怎么样付出去就怎么样收回来,不但回来,连本钱加利息一起回来。中国易经的道理是:“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一条平路走久了一定是下坡;也没有永远向前走而不回转的,因为地球是圆的。所以因果的道理是什么呢?就是这个宇宙、地球的物理法则。人到了太空就知道这个原理,把一只手表扔出去,它自然浮一圈又回到原位。人在地球上丢手表会落在地上,那是因为地心引力的关系。果报就是回旋、轮回的道理。当你起一种心理,悭贪嫉妒,自赞毁他,使人家心里难受,给人家痛苦,你已经开始自尝变牛变马被鞭挞的痛苦果报了。
48、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能抵消、冲淡。人情可以冲淡,宇宙法则是不能冲淡的;就像黑暗与光明不能中和,一样的道理。因果报应是宇宙间的天然法则,并不是迷信,也没有人作主,天道好还。
49、修行,就是把根性中善的种子擦亮,擦干净,使它开发出来。换句话说,修行就是为善去恶,自己把劣根性转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