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动态说说 > 心情说说

李兆基名言简介【经营篇】_经典语录_成长伤感语录经典语录

2021-10-18心情说说

当世道不好时,即使自己手头拮据,也要对身陷绝境之人伸出援手。

1983年,香港经济市道都在风雨飘摇之中,谁的环境都好不到哪儿去,有些人前些日子过于急进,弄得家无贮备之粮,就难保不会被这个经济低潮拖垮了。在李兆基身边任事多年一位姓陈的老伙计正因自己炒楼炒股失败,血本无归,又被证券经纪行迫仓,真是走投无路,欲哭无泪。这事给李兆基发觉了,不期然地说上他那句口头禅:也咐论尽(口架)!也不待对方开口求援,李兆基就把会计何永勋叫进办公室来,嘱咐他:替他平仓吧。何永勋忍不住问:在这个时候帮他吗?意思是说又不是太平盛世,在此大难当头,谁都兼顾不了谁。况且,其时恒基也欠下银行相当多的债务,也是自顾不暇。李兆基说:就是这个时候,我不帮他,还会有谁帮他?别说是跟了自己一辈子的老伙计,就是才在李兆基身边任秘书不久的郭志云,也有类似的危难发生,而且炒浓了股票的又不是她本人,而是她的家人。李兆基发觉了郭志云有一点神不守舍,愁眉不展,于是关心地向她查问,郭志云把心上的困扰说出来。她说:我想帮助家人,可是,自己没有能力,但见死不救,又于心不忍。这就是郭志云的困难了。于是那个慷慨而又关怀下属的老板李兆基,又不声不响地为一个好伙计解决了难题。

在熟悉的行业和熟悉的环境内,运用熟练的技巧和谙熟的人事,必然是事半功倍。

新鸿基创立后不久,冯景禧另外开了一家纺织工厂,并且希望从永业时代就跟随他过档到新鸿基的罗景云去帮忙打理工厂。罗景云在李兆基、冯景禧和郭得胜三位老板之中,跟李兆基谈话的机会最少,因为李兆基本身就是少说话多做事的人,却跟他其实谈得最是投契,于是他把冯景禧的意思转告李兆基,征询他的意见。李兆基听后,沉思一会,便答:让我替你想一想,再答复你吧!罗景云并不知道,他提出的疑问,让李兆基困扰了几天。从小到大,李兆基就已体会到好雇员的难得。眼下几位由永业而至新鸿基的随员,都是忠诚雇主的好助手,失去他们任何一个都是新鸿基的损失。同样的道理延伸到好朋友及好拍档冯景禧身上,罗景云是冯景禧带他出来,把他引入永业任事的。如今冯景禧另有创业计划,要把罗景云调去辅助他,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想来想去,鱼与熊掌,各有因由,一下子不知如何是好。但是,再重新考虑一遍,李兆基恍然大悟过来了。他老是从老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是不对的。罗景云信任他,才向他求教,那就应该撇开老板的身份,以罗景云为朋友的角度,去为罗景云本身的利益考虑去留。正确的决定应该是首先对罗景云有利,才对得起朋友,才是好办法。这么一想,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翌日回到公司,他就对罗景云说:你还是留在新鸿基好,不熟不做。在熟悉的行业和熟悉的环境内,运用熟练的技巧和谙熟的人事,必然是事半功倍。李兆基笃信事业成就等于一个累积总分。结果,罗景云留下来了,最终成为香港地产界内的名将。

【李兆基经典语录为人篇】六

自己的赢利不应该建立在合作伙伴受损失的基础上。

1998年的一天,建筑部的经理在开会时向李兆基偶然提及,承接其中一项工程的判头要求恒基补发一笔酬金.遭建筑部拒绝,理由是合约上对有关承造项目以及银码,都写得清清楚楚,怎可能工程做完之后就反口加价?李兆基问:那个判头为什么要出尔反尔呢?一定有他的原因吧?是的。建筑部的同事回答:他说他当初落标时计错了数。直到如今结账时,才发觉做了一单亏本生意。李兆基点点头,说:不要吵架!建筑部的同事当即表示,合约是白纸黑字签好的,有法津保障,大可不必对此事进行处理,而李兆基却说:在市道不俗时,人人赚到钱,惟独他吃亏,也是够可怜的。法律不外乎人情,判头是我们的长期合作伙伴,反正这个地盘我们有钱赚,也就补回那笔钱给他,皆大欢喜吧!。

做生意赚多赚少,尤在其次。信誉永远占第一位。

金城银行的副总经理温超元看中了恒基大埔安慈路翠屏花园的一个铺位,用以开设分行,出价430万元,李兆基答允了。过了一段日子,他在街上碰上了恒生银行的一个经理,对方翘起了大拇指,赞美他说:温先生,你的面子真够大!什么?温超元莫名其妙。大埔的那个地铺,风水好,又是单边,地点又最旺。对方说:你知道吗?我们最近向恒基洽购,原来李兆基先生已答允你们,纵是我们肯出多两成价钱,李兆基先生都不卖。李兆基说,金城银行有言在先,我已答应过金城银行了。做生意赚多赚少,尤在其次。信誉永远占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