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动态说说 > 心情说说

李兆基名言简介【经营篇】_经典语录_成长伤感语录经典语录

2021-10-18心情说说

仲量行宣布重估结果,恒地资产净值为680亿元,平均每股应值42元,而当时恒地在股票交易所的市价,只约为24元,即估价比市价高出甚多。同时,恒地亦宣布是年业绩纯利急升64%,除税后全年纯利达40亿元,并全年派息1元l角,加送1元红利,合共2元l角。

这一宣布,使市场哗然,股份立即从宣布前的每股24元,升到每股28.7元,升幅达20%。这对李兆基来说,是名利双收之事,并且也为股东带来了更大的利益。

加强储备是一家企业日后长远发展的重要保证。

1997年春节期间,梁凤仪问李兆基:你的企业王国将来如何安排?李兆基回答道:集团的投资大部分仍在香港及中国内地,海外的投资比例会很少。以后3年,我们计划在中国内地的投资将增加一倍,约占集团总投资额的20%。

恒地仍会继续增加土地贮备,以供日后长远发展;恒发作为一间大洋行则会做多元化发展,包括加强基建项目的投资。

归宿是人人的渴求,有瓦遮头是家家户户的愿望。

1948年,李兆基带着1000元港币到了香港。先是干自己的老行当炒汇炒金,颇有斩获。之后,他又做起了贸易,并掘到了第一桶金。到了60年代后期,香港经济起飞,房地产炙手可热。李兆基看到房地产必定是香港的黄金产业,他说:归宿是人人的渴求,有瓦遮头是家家户户的愿望。由此,他决定了以后事业的发展方向。

借鸡下蛋是一家新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事业刚起步时,对于公司的经营方针,李兆基觉得可以学习霍英东卖楼花。他说:卖楼花是一个好方法,过去100万的生意,现在可做到1000万,这叫借鸡下蛋。不过,霍英东卖的是住宅楼宇楼花,我们把重点放在卖工业楼字楼花。因为香港的形势决定了工业用房将是一个高潮。

李兆基名言解读【为人篇】2_经典语录
李兆基名言解读【为人篇】2_经典语录_

【李兆基经典语录为人篇】四

生意圈内的朋友不要斤斤计较个人的赢利得失,不应该相互为难,而应以和为贵。

财富从来不是李兆基努力追寻的第一个目标。如1996年初一次生意上的竞投,他就以努力而随缘的态度处理个中的成败。香港政府公开招标竞投屯门内河码头,李兆基参与以新世界基建和新鸿基工业为首的财团,参加竞投该项工程,是很合适的好拍档,因为新世界基建由郑裕彤之子郑家纯主持,新鸿基工业则是冯景禧之子冯永祥的机构。结果,政府的招标结果,不是价高者得,而是以和记黄埔为首之财团以低于半价之数投得。港府对这个决定还罕有地召开记者招待会解释原因,认为是落败的一方在招标书上的计划,包括港府所期望之海运与陆运比例、污水处理措施、台风防御设备等等,都不能令港府满意。是项结果一出,引起轩然大波,新世界基建及新鸿基工业立即通过传媒作出反应,除召开记者招待会,要求对指其标书质素欠佳之说作出解释之外,还声言要政府向他们提供满意答复,否则会向政府采取法律行动,对政府为何放弃接纳高标,影响库房收入,表示不满。但李兆基却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该项工程由本地华资集团所投得,内里很多都是自己朋友,生意不是每宗都不可失,他笑说:楚弓楚得,有什么好追究呢?反正大家是圈内好友,就不必做些事令中标者有为难之处,希望大家以和为贵,于是这宗投标风波就解决了。李兆基如果是个斤斤计较盈利得失的人,他就不会以如此随和的姿态处事了。

眼光独到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1996年,美国福伯氏财经杂志的资料显示,李兆基已经在个人每年股息上击败了其他各国富豪,创下了世界纪录而成为1996年全球上市公司纪录中股息最多之一人。是年恒地全年每股派息共3.3元,他个人股息收入达33.5亿元。

《华尔街日报》立即要求访问这位出类拔萃的全球华籍首富,探讨他成功的秘诀。对于这份骄人的成绩,李兆基仍持一贯谦虚的态度,回复传媒,他说:这只是根据全球上市公司的资料统计得出的结果,私人财富隐藏者众,谁也没法子知道谁有多少身家,个人资产是很难预计的。而且在香港,若以家族财富而论,首位应是郭得胜的第二代郭氏兄弟家族,若以控股额而论,第一应属李嘉诚。实际的情况是,当香港很多富翁都忙不迭地作分散投资,把产业分一半或以上挪动到欧美国家,又把存款藏匿于瑞士银行之际,李兆基把绝大部分财产倾注于香港,然后又分一部分到内地。如此眼光独到,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