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动态说说 > 心情说说

生命之书经典语录 克里希那穆提_成长伤感语录经典语录

2021-10-26心情说说

⊙、 生活中,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强调我、强调自己。我们的事业、家庭,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人际关系、政治作为、经济活动,我们想要得到的地位和声望,我们的预定目标,这一切都强调和强化了问题,不是吗?而只有性那一种行为没有强调我,所以就成了问题。我们接触的其他事物对我们来说都变成了梦魇,是遭受痛苦的来源,所以我们便依赖于这个可以使自己全然忘我的事情。但是,当我们依赖它时,它也会变成梦魇,因为我们想从中逃脱,不想被它奴役。

⊙、 一方面,我们在创造、培育、扩张自我,另一方面,我们又想忘记自我、抛弃自我、逃避自我,哪怕是一瞬间我们也想要逃离自我。我们的心智怎么能够在同一时间做两件事情呢?所以,我们的生活就是一种矛盾:既要强调我,又要忘记我。性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矛盾。

⊙、 当我们找到了另一种能够实现忘我境界的途径时,我们就可以不再依赖性。等心念了解了它的全部过程,问题也就结束了。也就是说,当对性的过度思考停止时,心智就自然会有创造了,而正是这种创造使我们感到快乐。处在创造的状态中是一种快乐,因为那也是一种忘我。

⊙、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会去帮助孩子寻求自由,使他们从自我的种种存在方式中解脱,而不是借由孩子使自己的野心获得实现。

⊙、 身为父母的我们是否思考过自己和孩子的关系,是否问过自己为什么要生小孩?也许有人生孩子是为了传宗接代、继承家业,也许有人生孩子只是为了满足夫妻的情感需求,也许有人生孩子仅仅是希望老有所依。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不是成了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孩子不是成父母的欲望和恐惧的投影了吗?这就表示我们是为了逃离自己的种种恐惧才想到要生孩子,而且我们希望能从孩子身上找到实现自己欲望的新途径。

⊙、 要处理好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要反省,自己应该怎么建立和孩子的正确关系。在克里希那穆提的眼里,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正确关系应当是这样的:父母理解孩子,关怀孩子,并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孩子也爱父母,家庭生活和睦。在这样的和谐家庭里,父母的性格即使不开朗,孩子也肯定是活泼可爱的。父母从不把成年人性格的阴暗面强加到孩子身上,他们抚育孩子如同对待花园里的小花一样,绝不神经质地摧残,给其上足够的肥料,但不让其偏食,为其浇灌充沛的水,却不将其淹没;还会让阳光和雨露自然地沐浴小花,若有霜冻,他们定会保护。此外,父母还会请正直善良的人来观赏,请他们享受美,也培育美。这里的时空是匀称的,气氛是和谐的,父母不干涉孩子的独立,也不期盼毁灭性地开花结果,他们不会训斥和打骂孩子。总之,做父母的我们要把孩子当做一个完整的人,仔细观察孩子,研究孩子的性格、脾气和他的特性,适时地引导他们。正如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因为孩子天性向上,所以父母只需正确扶持和修剪即可。

⊙、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不懂得爱的真谛,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究其原因,是因为那些父母缺乏爱。我们会看到,凡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关系不正常的,主要是父母的私心释放和扩散的结果,即他们想让儿女自始至终成为自己的孩子,而不是想让他们属于社会。的确,人是自私的,但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让他们为公。也就是说,要把孩子视为社会人,而不是简单地把他们看做父母生育和培养的产物。试想,如果一个孩子的发育之根很弱小、褊狭,那么他能长成参天大树吗?有了为公的观念,即把公共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那么他们吸取的新鲜信息和能量就会更加充足。诚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言论:变坏的绝不是新生的一代,只有在年长的人已经腐化之后,他们才会败坏下去。

⊙、 既然找到了子女教育问题的根源,那么我们就要行动起来,在尊重孩子个体性的基础上,努力唤醒并维持孩子机警的批判性和敏锐的洞察力,并鼓励孩子对任何书本上的知识和权威加以质疑,对种种既存的社会价值、传统、政治的形式、宗教信仰等探究其真伪,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寻求自由,使他们从自我的种种存在方式中解脱。

⊙、 生活的混乱源自我们的欲望和恐惧。要过一种平静恬淡的生活,其实只需要一颗平静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