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动态说说 > 心情说说

生命之书经典语录 克里希那穆提_成长伤感语录经典语录

2021-10-26心情说说

⊙、 在冥想状态中的感知就是觉察每种念头和每个感受,绝不加以是非判断,而只是观察。从这份觉察中我们会认清思想及感受的所有活动,这样,寂静就会在这份觉察中出现。只有思想者了解自己念头的生起和本质,了解为何所有的思想都是陈旧的,才能产生真正的冥想。

⊙、 冥想是在专注的状态下进行的一种运动。我们无法获得专注,是因为它不为个人所有。如果我们觉察到思想的活动,专注会自然出现。

⊙、 人们通常认为,冥想是宗教活动中的一种修心行为,如瑜伽、气功、禅修、太极、静坐冥想等,但这些都只是冥想的形式。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专注于一件事,可以是动作、姿势、呼吸、同情心、爱和善良。总之,冥想就是一种专注,是在专注状态下的一种运动。

⊙、 如果能够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全神贯注地读同一本书,那么我们就是在冥想了。冥想是用所有的注意力,整体而非局部地觉察每一件事。没有任何人能教我们如何做到这样的全神贯注,即使有,我们那样做也只是在对那个方法全神贯注,而不是真的全神贯注。

⊙、 冥想需要的专注和我们常说的专注是有区别的。我们所谓的专注其实是思想的一种发明,专注之中永远有自己在进行觉察。在学校里,老师总是告诉我们要专注于书本。于是我们学会了专注,并开始试图排除其他的念头,阻止自己往窗外看。这样的专注之中一定有抗拒的成分,而且将巨大的生命力缩小成一个小小的点。但冥想中的关注是一种全观,一种没有选择的觉知,里面会聚了我们的所有能量。诚如克里希那穆提对关注的归纳:专注意味着不仅要用耳朵去听.而且要用心去听:专注意味着去爱、去观察,不仅用眼睛,而且还要用心;专注还意味着学习。观察、倾听、学习,这三者都是专注的内涵。

⊙、 我们一旦进入全观的觉知状态,自我感就不见了。由此可知,冥想汇集的能量不是由冲突的思想制造出来的,而是在;冲突彻底停止之后产生的。也就是说,真正处于冥想运动的心是精进不懈的,它充满关怀、警觉性而又富有观察力,而且在那份观察力之中还蕴涵着热情与慈悲。如果只知道专注于选择、执著和排斥,那么我们是不可能有这份觉察的。

⊙、 我们要认识到:专注的觉察并非个人所有,它需要人们拥有整体性的思维。当观察者把自己作为中心,并从那个中心开始去关注周围事物并施加决定性影响时,个人因素便潜入到观察里,即观察中有思想存在。而思想则植根于逝去的昨日,它总是让头脑混沌不清,因此,观察者观察到的都是破碎的、有限的。而冥想中的专注则无边无际,它属于澄明清醒的状态,一切思想都被排除在外,是沉浸在真理狂喜中的一种运动。

⊙、 尽管冥想看起来很玄妙,但它其实很简单,如果我们学着观察自己,观察自己走路的姿态、吃东西的方式、谈话的内容、如何闲聊等,如果我们能觉察所有的一切而不加选择,那么我们就在冥想了。

⊙、 如果你说:从今天起,我要控制自己的思想,静坐冥想,均匀呼吸。这样的话,你其实掉进了自我欺骗的陷阱。

⊙、 冥想这个词在东方和西方都被彻底扭曲了。默观冥想有各种不同的派别、方法和系统,有些系统要求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脚趾上,全神贯注看着它,有些系统则主张某种坐姿、调息或观心,还有些派别则教给我们一些咒语,要我们不停地持咒,同时还保证这能够使我们得到某种超觉的经验。这些都是纯然机械化的方法,都是毫无意义的举动,不外乎是自我催眠罢了。冥想绝不是这些简单行为的重复或叠加。冥想是进入一种完全的自我、什么都不想的状态。关于冥想,没有任何定义或概念,它是一种需要高度专注的体验。在克里希那穆提看来,冥想是对人生的一种彻底的领悟,我们从中自然能会聚巨大的能量并产生正确的行动。

⊙、 冥想不是逃离这个世界,不是离群索居的自我封闭,也不是什么神秘的事,而是试图理解世界及其运行方式,意在探求除了衣食住行和悲欢离合外,这个世界还能给予我们什么的思维活动。

⊙、 冥想不是重复诵读经文,也不是体验某种幻觉或培养静默的能力。诵读经文的确能够让我们混乱的思绪平静下来,但这只是自我麻痹的手段,就跟吃安眠药来催眠一样。

⊙、 冥想没有任何方法,也没有目的;没有源起,也没有终点。它不是追寻一条特殊的小径来达到某种想象中的狂喜。我们不能够强制自己去冥想,不能说我正在冥想或我刚刚进行了一次很成功的冥想,或说这次冥想使我觉悟了,因为冥想是不可控制的,我们根本不可能刻意留出特定的时间来进行冥想。如果我们说:从今天起,我要控制自己的思想,静坐冥想,均匀呼吸。这样的话,我们其实是在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