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动态说说 > 心情说说

普京名言名句,普京经典语录_成长伤感语录经典语录

2021-10-29心情说说

公孙鞅,是卫国国君庶子的孙儿,法家学派巨子,在魏国宰相府充当一名职员。

宰相公叔痤知道他有才干,正准备推荐,却染病在床。

魏国国君前往探病,十分悲痛地说:人,天寿有命,谁能不死?然而你大去之后,国家大事,我跟谁磋商?公叔痤说:我的随从官公孙鞅年纪虽轻,却胸有奇才,盼望你信任他,把国家交给他治理。

国君大吃一惊。

公叔痤接着说:如果你不能用他,那么请马上把他杀掉,别叫他离境,否则他投奔别的国家,魏国必有后患。

国君又是一惊,支吾几句,起身告辞。

公叔痤立即把公孙鞅找来,据实相告,劝他逃走。

公孙鞅说:国君既不能听你的话用我,又怎能听你的话杀我?国君出了相府,对左右说:宰相语无伦次,一会儿叫我用公孙鞅当宰相,一会儿又叫我把公孙鞅杀掉,他自己都不晓得他在说什么。

公孙鞅遂投奔秦国,受到重用。

公元前340年,公孙鞅率秦军攻击魏国,生擒魏军统帅魏印,魏军溃败。

魏国国君心胆俱裂,请求和解,并把首府迁到大梁,叹息说:我恨不听公叔痤的话!

人在大失败之后,关键性的往事常会在脑海升起。

魏国国君的叹息,内容不明,可能是后悔没有听公叔痤的话重用公孙鞅,但也更可能后悔没有听公叔痤的话杀了公孙鞅。

历史上这种叹息,不绝如缕,显示错误的决策必然付出错误决策的代价。

后来柏杨先生又说人才决定国家的命运,而政府领导人又决定人才的命运,一个人若想让自己有更大的发展,就应该做到化敌为友,竭他人之所长而用。

【在低调中航行】

问题是,暴力对抗暴政之后,留下的却是更大的暴政,需要更大的暴力,才能再把它推翻。

暴力复暴政,循环不息。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河阴屠杀五二八年戊申》】

西谚有云以血还血,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中国也有类似的智慧以牙还牙,血债要由血来偿。

于是在历史上,演出了若干复仇屠城的好戏。

的确,人处在社会中,不能排除周围怀有敌意的人。

因为原则和利益,以及其他各种很偶然的原因,人会时时处处受到不友善甚至敌对势力的攻击和算计。

如果一个人对此太介意,他便有可能在人群中一分钟也过不下去;如果一个人对此时时处处还击,他便有可能一年中没有一天不处在争战之中。

这其实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合算和非理智的。

因此,人没有必要和对手采取一致的方式或站在对等的层次上,他攻击,你还击;而要化解敌意,就要力求低调和策略地来对待敌意。

这样,既不被对方牵着鼻子走,也显得比对方思想层次高和富于智谋,更重要的是,减少了自己不必要的时间支出、精力支出和其他可能的损失。

在人生中,让自己保持一种豁达、开朗、轻松的心态,不亦美好!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自视颇高的人,他们锐气旺盛、锋芒毕露,处事则不留余地,待人则咄咄逼人,有十分的才能与聪慧,就十二分地表现出来,结果他们在人生旅途上屡遭波折。

用开阔的胸怀去低调对待敌意,不激烈还击,不和对方顶牛,这是要避免敌意的升级。

你和对方顶牛,激烈还击,对方又会更强劲地回应,斗争便会白热化,达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这样,有限的敌意无限化了,小的灾祸变大了,尤其在非原则、非利益的偶然敌意的情况下,这种结果就太没有必要了。

物理学原理表明,作用力有多大,反作用力也就有多大。

对抗也是如此,你有多么激烈,对方也会多么激烈,甚至更激烈。

这不是我们的出发点,也不是归结点。

在每个人心中,都要有这样一个概念:宽容、忍耐并不是胆小怕事、逃跑和不顾己方的原则和尊严,而是要避免把自己卷入更大的灾祸中。

只要对方的攻击对自己不造成根本性的、致命的灾害,就没有必要过激反应。

只要把对方的攻击控制在非根本性的皮毛性的范围以内,就可以低调对待它们,不把它们当做大不了的事情。

单方面的不对抗和放弃对抗,让对方失去战斗对象和对立面,这也能从根本上消解对方的斗争意志,让他们的攻击之矛找不到进攻的地方。

这也会降服对方。

这比真刀真枪地和他们对着干,更具有智慧性的快感。

再说,世界上的事情都是有前因后果的,敌意的产生并不会完全没有原因,我们要虚心待人,努力发现敌意的原因,把敌意消灭在它的起点或根本不让它存在,这难道不是种更值得赞赏的智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