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_二次元唯美句子
《青玉案》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 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注释:
1、凌波:形容女子走路时步态轻盈。
2、横塘:古堤,在苏州西南。 3、芳尘:指美人的行踪。 4、锦瑟华年:比喻美好的青春时期。 5、蘅(hng)皋(gāo):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蘅即杜蘅,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6、琐窗:雕刻或彩绘有连环形花纹的窗子。 7、彩笔:比喻词藻富丽的文笔。事见南朝江淹故事。 8、冉冉:流动的样子。 9、梅子黄时雨:四五月梅子黄熟,期间常阴雨连绵,俗称黄梅雨或梅雨。赏析:
你轻柔的脚步没有走过这江南的横塘,
我只有在你身后默默地目送你纤秀的行踪。 不知谁能有幸,与你共度着花样的年华?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 只有春风才能知道那是一个怎样的隐秘世界。天上飞云在空中淡淡的拂过,
长满杜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佳人已去,满眼空芜, 我用华美的文笔在这样一个悲伤的时节写下断肠的诗行。 如果要问这无端无谓的忧愁能有几多? 就像一片原野上隐现在风烟雾气中的青草。 就像满城中随风飘飞的柳絮。 就像梅子黄了的季节里无休无止的雨滴。赏析:
此词为抒写相思失落,幽居惆怅之作。起首二句艳丽:偶见丽人,翩若惊鸿。次四句芳思:揣想谁人天赐艳福,得与其人花前月下、朱户雕窗、共度华年。再二句赋词:无端逗起多情,久伫蘅皋,思绪缭乱,提笔摅怀。末四句闲愁:以反问呼起,以系列比喻自答,将愁思之多而纷乱、迷茫无边、连绵不休形容曲尽,且切合时序,衬映心境,情景浑融,语意精新,故成绝唱。
全词因果相承,情景互换,融情入景,设喻新奇。贺方回因此词而得名贺梅子。
黄公绍 青玉案《青玉案》
黄公绍
年年社日停针线,
怎忍见双飞燕? 今日江城春已半, 一身犹在, 乱山深处, 寂寞溪桥畔。春衫着破谁针线?
点点行行泪痕满。 落日解鞍芳草岸, 花无人戴, 酒无人劝, 醉也无人管。赏析:
此词为游子羁旅江城感春伤怀之作。这首词的特点,是将游子与思妇混合起来写,却又天衣无缝。年年社日,妇女们按惯例停了针线,无事可做,觉得无聊;看着那双飞双栖的燕子,那样亲密,自己却独守空闺,心中更加寂寞惆怅。想到春日已过半,这样美好的时光白白辜负了,心中就更加痛苦了。以上几句是写思妇的心理活动。一身犹在以下三句,是写游子。他孤零零一个人,正在乱山深处,在小溪桥畔,寂寞发呆哩。下片数句,是双方混写,已经分不出或没有必要分出哪句是写谁的了。春衫着破是写游子,谁针线是写思妇。点点行行是双关,既是写针线,也是写双方的眼泪缝时流泪,此时衣衫已破,免不了又会流泪。落日解鞍是写游子下马歇息。此时两人分居两处,各自孤独,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大家彼此,两地相思,却不能为对方戴花,不能相互举杯,更不能相互照应。这三个无人,写尽了孤独的景况。正如前人所评:语淡而情浓,事浅而言深(驾裳《皱水轩词筌》)。
欧阳修 青玉案《青玉案》
欧阳修
一年春事都来几?
早过了、三之二。 绿暗红嫣浑可事。 绿杨庭院,暖风帘幕, 有个人憔悴。 买花载酒长安市, 又争似家山见桃李? 不枉东风吹客泪, 相思难表,梦魂无据, 惟有归来是。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怀乡词。上片写赏花伤春。一年二句交待春事已过三分之二,绿喑红嫣,讲暮春尚余可心乐事之景,暗寓了夕阳无限好之意。绿杨二句以镜头推进的方式,穿庭院,开帘幕,再映出一个憔悴之人。是谁呢?联系下片相思难表来看,显然是词人的爱妻。这几句是词人赏花伤春而联想到如花爱妻的红颜憔悴,遂引发下片之怀人思归。买花二句,将长安买花与家山桃李对照、比较,显示出对家乡爱妻的深情与爱重。不枉句,讲不要错怪春风吹落了感伤的泪水,词人没有像一些词家怨天尤物,责备春风惹恨,花草添愁,而是朴厚、坦诚地讲: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最后词人表示而今唯有归返家乡最好,趁桃李芳华,享受团圆美满,以慰藉孤独、寂寞,流露出对仕途迁延的厌倦。全词语言浑成,感情真挚,情思由近及远,构思新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