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檗禅师经典禅语_经典经典唯美句子
【3】、 今时之人,当压力大、烦恼重时,于寺院观观景、喝喝茶、睡睡觉,慧 根深者亦会于禅堂打打坐,观观心,一旦感觉内心压力暂时舒缓,便又 迫不及待跃入红尘欲海,逐妄不已。觅静求闲故无不可,然此与禅般若 相隔云壤。诸位,既觑见禅之宝山,何不径入不二之门?
【4】、 究竟解脱之决心是否坚固,就在于立志者对于烦恼魔路是否有深切之警 醒。生命之本质既非烦恼亦非享乐,对逆顺之境的执着,将成为我们究 竟解脱的束缚,于境上无著,信心方可称为恒如。
【5】、 魔不由外来,只因对尘境之分别妄取,促生自心之魔,昔日六祖慧能于 大庾岭开示:不思善不思恶,哪个是本来面目?善恶皆是触境生念,执 之便入魔境,虽不思善恶但绝非混淆是非,经云:善能分别诸法相,于 第一义而不动。直下信者,绝非信外境之神圣、伟大,此为外道,禅者 自信自心即是佛心,有此坚定信,才能不被外境所惑,不随妄取烦恼流转。
【6】、 一路行程,或乘车或步行,皆有一目的地,若漫无目标,是为流浪。参 禅亦然,不立开悟之信念,不行彻悟之跬步,纵使法门无量、花样百出, 于己何益?终是在宝贵生命里甘做个流浪汉。悟,需时节因缘,急不来, 古人以三世心念、因果之理,能够不急不躁、照顾脚下,目标也更长远。 日日行日日参,不仅所悟者横超三世,即使所造之器物、所写之文字, 也能流经千载而魅力不减。
【7】、 死亡,是一件必须孤身面对的事,名利、恩爱皆是外物,此刻必须全然放下, 临终之无助、恐惧、挣扎,哪里能找人代替承担?轮转善恶两道,就看 往昔所造之业了。然而,善恶不是虚妄吗?善恶确实是虚妄,因果也是 虚妄,众生却认虚妄为实有,被虚妄所拘执。知道虚妄却参不破、证不到, 就无法如弘一大师在色身病痛之临命终时,写下:问余何适,廓而忘言。 花枝春满,天心月圆。
【8】、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幸得人身,亦有闻法之缘,如若仍 甘愿受妄心烦恼羁绊,更不知生死之来去,此实为可怜悯者。发愿就在 此生,就从此刻起,要与诸佛菩萨、历代祖师悟入同一境界,以大圆融、 大自在,出入娑婆之堪忍世间甚至恶道之地狱,度化苦难众生,同登解 脱彼岸。
【9】、 佛法无多子,为临济义玄禅师开悟时之言句。禅门祖师横说竖说,只是 在为众生之种种烦恼解缚,然而众生与烦恼如磁石相吸,放下一件又粘 一件,解脱自在永无了期。虽说佛法没什么玄妙,然而长久以来,真能 证悟且践行的人,亦是难得,只因众生业深障重,又无解脱之决定志。 就算学佛参禅,也是寻言逐句、自造花样,不知佛法无多子,空逐名言 堕有无。
【10】、 绝境逢生,不将这颗整日随万境流转的心置之于死地,本来面目就难以 显现,以妄心处事,正如时时刻刻戴着面具,时间久了就摘不下来了。 众生本来是佛,只因妄想执着而障碍了自身佛性。妄心,生死流转,没 有直面的勇气,就没有一刀两断的可能。债主随时都会上门,与其躲一 辈子,还是面对吧。
【11】、 世间人要想得个功名,尚需十年寒窗、忍辱负重,若要明心见性、成佛作祖, 更非易事。参禅,在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之前,再大的阻碍再大的诱惑 都要克服、斩断,己心不明,力不可竭。尤需自警的是,不要自封及第 状元,不要冒充开悟宗师,不老实用功,却走上祸己祸人之不归路。
【12】、 虚空有尽,我愿无穷。开悟,是为众生之慧命,若不能以众生 之苦乐为己身之苦乐,是为自私自利,与无上菩提背道而驰, 即使诸佛菩萨、善知识在面前,也会错过。
【13】、 疑佛疑祖,即是不能确信自心是佛。疑生疑死,遂溺于生死流转。众生 难以对自己的命运做主,反而迷信外在之神佛主宰,若以为这就是学佛, 实可痛心。你能与诸佛、祖师心境无别吗?你能在生死流变中做的了主 吗?若不能,且立下志向,如身上着火一般,刹那不敢疏忽。
【14】、 大慧禅师苦口婆心,只为众生能由真信仰起真修行,从而达于真悟之境界。 菩萨十地果位的修证,必须由十信为始终,所谓十信,包含信心、念心、 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请以此 十信之心为修行之准绳。
【15】、 腰缠万贯是世人所渴望之美事,然而禅之证悟,非为美事之满足,而是 美丑无拘,生命进入绝对之自由境界。无论是权臣还是巨贾,往往求权 求利,反为权利所困,不能使得十二时,终究是个轮回生死的凡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