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俗语中最坑人的十大俗话_唐诗十大绝句
118、 【 平地栽跟头】在顺利情况下遇到挫折。《在和平的日子 里》:在残酷的战争中都没有后退的人,如今可就过不下去 了!俗话说,平地栽跟头,一点都不假啊!
119、 【挂着腊肉吃白饭】有东西不能利用,或省着不用。《川行 随想》:对于刚刚结束的这一段历史,川东农民用一句话概 括性地评价,说挂着腊肉吃寡饭(无菜的饭)。
120、 【眼不见为净】没有亲见,不知道脏不脏,只当是干净的。 净,原指清洁,也指心中清静。台湾琼瑶《船》:你还不如不 回来,让我眼不见为净!
121、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人太软弱,容易被人欺侮。明代《水 浒》:常言道:人无刚骨,安身不牢。奴家平生快性,看不得 这般三打不回头,四打连身转的人。
122、 【忠孝不能两全】原指封建社会中为君尽忠与为父母尽孝 常有矛盾,借指公私难以兼顾。曹禺《北京人》:我这公公 也要顾,家里的生活也要管,我现在是忠孝不能两全。
123、 【 荒年传乱话】荒乱的年代,人心不安定,多有谣传。茅盾 《林家铺子》:师傅,随他们造谣去,你不要发急。荒年传乱 话,听说是镇上的店铺十家有九家没法过年关,时势不好。
124、 【见亮早收篷】及时结束,以免被动。张春帆《九尾龟》: 老实对你说,我不是省事的人物,叫你自家见亮早早收篷; 如若再要不知进退,随口胡言,那时间莫怪我反面无情,不 留你的地步。
125、 【生看衣衫熟看人】对于不熟悉的人,首先从服装上来判 断。李英儒《还我河山》:生看衣衫熟看人。咱这一身穿罩 儿,土里土气的,怕不合适。
126、 【玩火者必自焚】谓做冒险的事情,必然会危及自身。成 语:玩火自焚。传记图书:然而,事与愿违,玩火者必自 焚。
127、 【 恨不得有条地缝钻进去】形容窘迫,害怕。地缝,也说:老 鼠窟窿。成语:无地自容。台湾白先勇《孽子》:我老爸先 溜了,留下我一个人满地捡东西,邻居都围着看。那一刻我 恨不得钻到地下去!
128、 【 戏台里喝彩】指自己赞扬自己。成语:自吹自擂。胡适 《尝试集》自序:你这篇再版自序又犯了你们徽州人说的 戏台里喝彩的毛病,你自己说你自己哪几首诗好,哪几首 诗不好,未免太不谦虚了。
129、 【 换生不如守熟】换到生疏的行业,需要重新学习,不如在 原有的熟悉的行业能够发挥所长。钱钟书《围城》:高校长, 拍电报到成都要我组织中国文学系,我想年纪老了,路又不 好走,换生不如守熟,以我最初实在不想来。
130、 【谁的孩子谁抱走】各自负责。《北京日报》( 1987,1,7): 市政府还规定,征地拆迁本着谁的孩子谁抱走的原则,由 管线沿途各区、乡人民政府负责。
131、 【开门七件事】指日常生活必需品:柴米油盐酱醋茶。海 外陈若曦《二胡》:听说大陆上的男人能够父兼母职,开门 七件事与女人同样精晓。
132、 【知子莫若父(母)】父母最了解子女。海外聂华苓《桑青 与桃红》:小纲告诉我,他要马上娶你。知子莫若母,有些 话我得向你交代清楚。
133、 【事无不可】对人言襟怀坦白,无可隐瞒。老舍《四世同 堂》:他不能把自己的计划说出来,又觉得这是违反了事无 不可对人言的道理。
134、 【 语波未平,一波又起】问题没有解决,又发生了事情。茅 盾《子夜》:他迎上来慌忙问道:什么事?一波未平,一波又 起么?
135、 【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跟什么人都能打交道,随机应 变,分别对待。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见人说人话,见 鬼说鬼话,她是多么不容易哟!
136、 【财从细起,有从俭来】重视细微的节约。西戎《灯心绒》: 他说起话来,三句离不了人常说,比如人常说:要饱家常 饭,要暖粗布衣;人常说:财从细起,有从俭来。
137、 【 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姚雪垠《李自 成》:你我是世家公子出身,又涉猎了几部经世致用的书, 平日不知天高地厚,自以为多么了不起。
138、 【 紧处加楔子】借指添麻烦,帮倒忙。贾平凹《废都》:你 哭什么呀,你真会紧处加楔子!天不早了,该回家去了。
139、 【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裹脚布,旧时妇女缠足用的 长布条。懒惰者不常洗,以致又臭又长。多用来形容语言 文字内容空泛,废话太多。懒婆娘,也说:王大娘。《香港内 外》:唉,这个广告呀,简直就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 又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