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典短句 > 唯美句子

古代俗语中最坑人的十大俗话_唐诗十大绝句

2021-09-21唯美句子

【年关】过年是中国民间最为喜庆浓重的传统节日,可古人为什么把年说成年关呢?它源自于对年的一个传说。其实,最早过年是为了防备一个叫年的怪兽的攻击。当时的人们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把这可怕的一夜当做关口来熬,所以称为年关。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提前备好晚饭(提前到黄昏时分吃饭,所以有黄昏饺子之说),熄火净灶,把鸡圈牛栏拴牢,前后封锁后,全家人聚在一起,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吉凶未卜,随时都有可能遭遇到年的袭击,所以置办得十分丰盛,全家老小不仅要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而且在吃饭前还要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吃过晚饭后,大家都不敢睡觉,便挤在一起闲聊壮胆,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过年关的习惯。之所以称新年前后为年关,更实际的原因恐怕是一个钱字。旧时讲究不论是借钱还是借东西,一般年前都要归还,这是一种民俗。所以,债务人年前要忙着筹钱还账,债权人(债主)年前要讨债。还不起债的穷苦百姓,只好出去躲过年再回来。往哪里躲,按年俗亲戚家不能去,只好到破庙寒穿去躲着。所以视年根儿为关口,过年像过关一样难熬。经典歌剧《白毛女》杨白劳被逼喝卤一场便是对年关一词的最好的注释。因此,过年对穷人来讲,无异于过关。

【年糕】年糕是春节必备食品,进入腊月二十几,家家户户蒸年糕。 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说起年糕,这里面还有一个既美丽又凄楚的传说。春秋时期,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帮助吴王强兵富国,称霸一方。国家强盛起来以后的吴王产生了骄奢轻敌思想,开始大兴土木。吴王阖闾命伍子胥筑阖闾大城,建成后,大宴众将群臣。唯有伍子胥闷闷不乐,他料吴王骄奢不防备越王勾践和范蠡,国家迟早将亡。回营后他密嘱身边随从说:我死后,如果国家遭难,民饥无食,可往相门(苏州六个主要城门之一)城下掘地三尺得食。果如所料,伍子胥遭诬陷身亡,吴国被越国横扫而灭。这时都城粮断,饿殍遍野。随从们带领百姓前往相门拆城掘地,这才发现原来相门的城砖不是泥土做的,而是用糯米磨成粉做成的。从此,人们为了铭记伍子胥的功绩与忠烈,就在春节这一天家家吃年糕。

【伞】伞是下雨天出行谁也离不开的雨具。伞是谁发明的呢?据《玉屑》记载,伞是鲁班的媳妇为关心丈夫而发明的。看来,若要申请专利,还是鲁班夫妇俩人共享比较合理。传说,鲁班在乡间为百姓做活,媳妇云氏每天都要往返送饭,若遇上雨天,免不了挨淋。鲁班便在沿途设计建造了一些小亭子,遇到下雨,可在亭内暂避一下。然而亭子虽好,总不便多设,而且夏季雷阵雨说来就来。于是云氏突发奇想,要是随身有个小亭子就好了!鲁班知道媳妇的想法后,茅塞顿开,动手依照亭子的样子,裁了块布,安上骨架,装上把儿,世界上第一把伞就这样问世了。

【爷】爷是对祖父的称呼。也有方言指的是父亲。那么,一开始爷指的就是祖父吗?最初,爷并非指祖父,而是指父亲,至今还有如此用法的影子。如现在爷娘连用,便是指父母,现在称爷俩,便是指父子。古代,爷字写为爺。据查,出于南朝萧齐的《玉篇》最早收录此字,并解释说:古俗称父为筇。看来,爷(筇)字大约是南北朝时期的产物。不过,这个字不是凭空产生的。梁章钜《称谓录》云:古人称父为耶,只用耶字,不用爺字。《汉语大字典》则认为,耶和筇是一对古今字,爺是后起的字形。耶字主要用为语气词,但同时代指父亲。东晋王羲之《告姜帖》云:汝母子佳力?力不一一。耶告。大约出于北魏的《木兰诗》云:军书十二卷,卷卷有耶名。阿耶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正是基于这种用法,人们用形声方法造字,由耶造出筇字,用来代指父亲。不过,此后耶字仍在不时使用。如杜甫《北征》诗云:见耶北面啼,垢腻脚不袜。大约是在宋元明清,爺字逐渐取代耶字,其意义也有所变化。明代沈榜《宛署杂记民风二》云:祖日爺。由此可见,至迟在明代筇字开始用来称呼祖父,直系亲属之间用字称呼清晰确定。

【名片】名片是交际时所用的向人介绍自己的长方形硬纸片,上面印着自己的姓名、职业、电话号码等内容。名片的历史久远,古已有之。早在汉代,人们就削竹为简,将自己的姓名写于竹简上,这种写有姓名的竹简,当时叫刺。东汉蔡伦造纸后,才由竹刺改为纸写,称为名纸。据《留青杂札》载:古者削竹以书姓名,故日刺。后以纸书,谓之名纸。据《山堂肆考》中有这样的记述:名纸谓写名于纸上也,今呼名帖。名纸、名帖与名片已十分接近。名片在当前市场条件下很流行,上至官员、大型企业法人代表,下至收废品的,都有名片在身,随时准备赠人。

【名堂】人们对搞花样、名目或故弄玄虚的人,喜欢说他们搞名堂。那么,名堂一词是怎么来的呢?名堂由明堂演化而来。原来,上古帝王举行盛典的场所称明堂。汉武帝、武则天都提出要造选明堂。据说,武则天建成了明堂,被她的一个男宠一把火烧了。河北农村也有立明堂的习俗,不过用途与皇帝所建的明堂截然不同。遇到亲人客死异乡,尸骨无存,其亲属就在坟地内建一假坟,内埋死者牌位,叫立明堂。不论是建造假坟头,还是掩埋死者牌位,都有一套迷信程序,都会有神秘色彩,故俗语常说:搞什么鬼名堂!即由此而来。明、名同音,如今便演化为名堂了。

“古代俗语中最坑人的十大俗话”中的语句,常常可以在朋友圈看到,也希望您能挑选自己喜欢的短句,发发朋友圈,保持好心情。更多好内容请阅读唐诗十大绝句,希望的人生美满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