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俗语中最坑人的十大俗话_唐诗十大绝句
【吃醋】吃醋借指男女关系上产生嫉妒情绪。源出两处。一处是明清笔记《在阁知新录》:世与妒妇比狮子狮子曰食醋酪各一瓶。吃醋之说本比。这里是有文字记载的吃醋一词的由来。狮子吃醋不吃醋,权且不论。至于把妒妇比作狮子当是出自苏轼的一首诗。据说,苏东坡被贬黄州时,常和陈季常谈天、饮酒,有时深夜不散,陈妻性悍而妒,宴客时如有歌女在座,她就用棍杖敲打墙壁,大吵大闹,客人们只好扫兴离座。苏东坡为此写了一首诗,诗云: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因陈妻姓柳是河东郡人,她吵闹的样子好像狮子吼叫,所以,东坡把这一现象写作河东狮吼。既然妒妇吵闹如狮,狮子又要天天吃醋,所以人们就把爱情生活上产生的嫉妒心理称之为吃醋了。另一处是民间还流传着房夫人吃醋的故事。房玄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名相,李世民为表彰他的功绩,封他为梁王,还选了几名美女送他为妾。房玄龄想到自己的夫人一定反对,便婉言谢绝了。李世民了解到其中的原因后,便派长孙皇后去劝说房夫人,结果无功而返。后来唐太宗亲自出马并威胁道:你宁可不妒忌活着,还足宁可妒忌后死?唐太宗边说边斟满一杯毒酒。房夫人不假思索,接过毒酒一饮而尽。幸好,唐太宗只为吓唬她,杯中并非真是毒酒,而是一种苦酒,也就是现在我们食用的醋。从此,女人的妒性就被称为吃醋,从古至今沿用。
【吃豆腐】豆腐人人爱吃,可这里所说的吃豆腐,你可不要沾边,绕开它,躲着走。这里所说的吃豆腐,与吃不沾边,是占女人便宜的意思,有时候甚至可以视为性骚扰的含蓄说法。虽说不是真吃,但跟食用豆腐暗有关联。有人认为吃豆腐的说法与民间常有豆腐西施的戏称有关:豆腐店老板娘因常食豆腐而细皮嫩肉,为招徕顾客难免有卖弄风情之举,便引得周围男人以吃豆腐为名到豆腐店与老板娘调情,且动手动脚。于是,吃豆腐就成了男人轻薄女人的代名词。
【吸烟】吸烟有害健康,现在全世界都在公共场所禁烟,有的国家还实行全面禁烟。那么,谁是吸烟的始作俑者呢?吸烟,起源于美洲印第安人部落。在古代印第安人部落,吸烟是首领的特权,是一种高贵的象征。当时是用一种白蜡木做杆,大理石或红块滑石制成的卡梅特烟斗吸烟。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同时也发现了烟草。据说西班牙、葡萄牙的水手们把吸烟的习惯带回欧洲。但在很长时间里,烟草在欧洲都不为人们接受。后来,英国女王召见英国爵士雷利,并观看了他的吸烟表演。如此一来,吸烟很快在英国流行起来,逐渐遍及欧洲,乃至流传世界各地。中国的古装戏有酒无烟,中国人吸烟是受欧洲吸烟习惯的传染。
【师范】中国历来重视教育,而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殿堂。那么,师范一词是怎么来的呢? 师的名称,在夏、商、周时代就有了,而师的最早出现是在甲骨文中,甲骨文中有文师之称。春秋时期,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司马迁用了师表一词,他们都着重在师的表率作用这点上。西汉末年,杨雄在言论集《法言》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他第一个将师和范联系起来,明确强调了教师所负有塑造教育对象的重大责任。《后汉书-赵壹传》报皇甫规定:君学成师范,缙绅归慕。师范第一次作为一个完整的词出现了。后世有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说法,也是强调德才兼备的为师。
【吐唾沫】生活中我们常见这种现象:当一个人遇到晦气之事或说错了话时,会呸!呸!呸!连吐三次唾沫;当他与所鄙视甚至仇恨的人擦肩而过时,也会回身对着这人的背影重重地吐口唾沫,这是为什么呢?民国时期,江绍原先生对唾沫文化进行了非常有趣的探讨。透过他所搜集的诸多史料可以看出,唾沫在古人眼里具有许多神奇的功效。古人认为,唾沫可以制鬼。宗定伯捉鬼的故事是个典型。据说,当宗定伯知道同行者是个容易对付的新鬼时,他将其用力挟住,新鬼情急之下变为山羊,他又马上吐唾沫使其定型难逃,竟然牵到市上卖了个好价钱。《搜神记》也记述了一个故事,崔少府妻子怀孕尚未分娩就死了。但四年之后,仍把生育的儿子送回家。当时宾客满座,都知道是鬼来了,于是遥唾之。大业《拾遗记》也提到,隋炀帝游江南吴公宅时,忽遇陈后主鬼魂,仍称殿下,叙述旧事。炀帝突然醒悟遇鬼,马上唾之云:何今日尚目我为殿下,复以往事讯我耶! 唾沫可以辟邪。《清异录》卷二记述:枭乃天毒所产,见闻者必罹殃祸,急向枭连唾试三口,然后静坐存北斗一时许,可禳。李时珍介绍,唾沫可以治疗毒蛇螫伤及肿痛、长瘤等病,据说这是以毒攻毒。其实我们遇到晦气或说错了话吐唾沫,就有以上民俗内涵在里面。唾沫在制鬼驱邪的同时也可以攻击和伤害他人。看起来朝着仇人背影吐唾沫其实也有攻击伤害的巫术含义在里面,似乎是一种咒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