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典短句 > 唯美句子

描写白鳍豚的唯美句子

2020-12-26唯美句子

它全身灰白,体态优美,呈流线型。

眼睛很小,嘴似长剑,背鳍为三角形,尾鳍又大又扁。

圆圆的鼻孔长在头顶,非常像海豚。

在水中,它游动时和鱼类一样,十分的灵活,那急速穿行于波涛之中的身影令人惊叹不已。

可是,我们的“长江女神”现在并不快乐,她的眼泪在浑浊的江水中飞洒,她的视觉也变得像江水般浑浊,常常被噪音吵得晕头转向,撞到船舶的螺旋桨上死亡,在一片电光中丧生。

他们的家园充满恶臭和肮脏。

长江不再是白鳍豚的家园,人类已成为白鳍豚的天敌。

由于生态环境受到很大破坏,长江白鳍豚现存量已不到一百头,如不有效保护,白鳍豚将会在二十年后从地球上消失。

难道长江白鳍豚将要在二十年之后重演恐龙灭绝留给人类的遗憾吗

面对这种情况,我要大声疾呼:“爱惜我们共有的家园,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啊

”为了“长江女神”不再哭泣,让我们共同保护浩浩长江不受污染,更加爱惜我们的朋友,更加爱惜我们共有的家园吧

白鳍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列为一级频临动物的

自鳍豚属鲸目,齿鲸亚目,淡水豚总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水生哺乳动物。

估计白鳍豚现存约20只,属一级保护动物,号称“长江里的大熊猫”。

历史上白鳍豚不但分布于上起黄陵庙(宜昌以上)、下至长江入海口的长江干流,而且长江沿岸的大型支流和湖泊都有它的分布。

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其分布范围缩小为上起湖北枝城、下至江苏浏河口的长江干流,在支流和湖泊中已没有它们的踪影。

白鳍豚身体呈流线型,体态矫健优美。

成年白鳍豚一般体长约2.5米,体重100至200千克,雌兽略小于雄兽。

至2006年为止,已发现的最大雌兽体长253厘米,体重237千克;而已发现的最大的雄兽体长216厘米,体重125千克。

一只雄性白鱀豚脑子重量可达470克,无疑也是一种聪明的动物,智力可与海豚媲美。

但白鳍豚生性胆小,很容易受到惊吓,一般都远离船只,很难接近,加之其种群数量很少,活动区域广阔,所以在野生状态下对白鳍豚的研究十分有限。

白鳍豚皮肤光滑细腻,富有一种特殊的弹性,原理与竞赛式游泳衣着中使用具有弹性的尼龙织料相同,能够减少在水中快速游动时身躯周围产生的湍流。

它的尾鳍扁平地分为两叉,两边的胸鳍呈扁平的手掌状,背鳍呈三角形。

这四鳍给白鳍豚提供了优良的水中游动时方向与平衡的控制力,再加上光滑高弹性的皮肤与流线型的身躯,白鳍豚在逃避危险的情况下可达每小时60千米的游速。

平常它保持着每小时10至15千米的游速。

新生幼体体色略深,成年白鳍豚一般背面呈浅青灰色,腹面呈洁白色,在阳光的照耀下尤其光亮。

水平伸展的鳍肢和尾鳍上下两面分别与背面和腹面同色,这样的颜色分布恰好与环境颜色相符。

当由水面向下看时,背部的青灰色和江水混为一体很难分辨;当由水底向上看时,白色的腹部和水面反射的强光颜色相近也很难被发现。

这使得白鳍豚在逃避敌害、接近猎物时,有了天然的隐蔽屏障。

白鳍豚吻突狭长,伸向前方,约30厘米左右。

其牙齿密密麻麻地排布于上下颔两边,共130多颗圆锥形的牙齿。

前额呈圆形,向前隆起,好似照相机中聚焦的透镜,所以被称为“额隆”,这是白鳍豚发音器官最重要的部分。

呼吸孔或“鼻孔”位于头顶的左上方,呈小长圆形,启闭自如。

平常白鳍豚会每隔10至30秒钟突出水面换气一次,在换气过程中会发出“噗嗤噗嗤”的响声。

白鳍豚的眼睛位于嘴角的后上方,小似绿豆。

外耳廓已经消失,耳孔仍存在,但小似针眼并且闭塞不通,是一种痕迹器官。

因为白鳍豚长期生存于长江的浊水中,它的视觉和听觉均退化严重,在水中主要以发射声纳接收信号来识别物体。

白鳍豚的上呼吸道有着三对独特的气囊与一个形似鹅头的喉咙,但是因为生存于水中靠水发音,所以并没有陆地动物在空气中发音所需要的声带。

用特制的水听器,可以听到白鳍豚发出的“的答”“嘎嘎”等数十种不同的声音。

白鳍豚发出的声音常为两声一对,发出声音后会安静的等待着回声,从而辨出自己与产生回声的阻碍的距离和大小,并且考虑是否游向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