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深奥的句子_深奥的伤感的句子
三、不因失败而动志节。人生如战场,有胜有败:战场上的胜败,都是兵家常事。同样的,人生也有各种的际遇,情场上有胜败,名利圈里也有胜败。
有时候失败潦倒,有时候春风得意,重要的是,失败不气馁,不可以随便改变自己的志节。因为失败不要紧,只要坚持志节,终有再起的时候:假如动摇信心,失去志节,那就一蹶不振了。
四、不因嗔怒而动手脚。听人讲话,一不高兴,自己拔腿就走:跟人对话,一言不合,一拳打去。经常因为生气而拳打脚踢,表示自己的修养不够,沉不住气,手脚于是跟着情绪起舞。假如能修养到一定的程度,喜怒不但没有动作,也不会形于色:不但不会形于色,而且不记于心。能够先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手脚,再用自己的修养控制自己的理智,就不会被嗔怒所动了。
五、不因情急而动神色。有的人一时情急,沉不住气,很容易气急败坏而动怒。五代时,冯道与和凝同在中书省任职,两人交情很好。有一天,冯道穿了一双新鞋子到和凝家中拜访。和凝一看,这双鞋和数日前自己叫仆人买回的那双一模一样。就问冯道:你这鞋子多少钱?冯道抬起脚来,说:九百!和凝大怒,即刻骂他的仆人,为什么你帮我买的是一千八百元?冯道这时又再缓缓举起另一只脚,说:这也是九百!原来是一样的价钱,和凝因为沉不住气,情绪容易冲动,故而为人所笑话。所以做人要能不动如山,不动是很大的修养!
【不安】
人生最需要的,就是平安。人从婴儿呱呱坠地,就需要父母的呵护,才会有安全感:学佛的人,最终的目标就是求得心安,因为不安正是造成痛苦、烦恼的原因。到底人为什么会感到不安呢?试究其因:一、自己做错了事,自然会感到不安。不过也有一些人不肯认错,不肯认错并不表示就能平安,反而做错了事能够心生惭愧,心生懊悔,继而加以改正,加以补救,事后就会平安了。如果死不认错,坚持执着,自以为是,不但让人看轻,也会一错再错。
二、关心的人和事出了问题,也会感到不安。例如远方的亲友生意失败了,或者生病住院了,因为感同身受而忧心不安。其实这本是人之常情,但是光是心里不安无济于事,重要的是应该想办法帮忙解决问题,助其一臂之力,事后也会稍感安心。
三、应该完成的事未能如期交卷,或是自己说过的话不能兑现,自己期盼的事不能如愿,自己所做的事业半途而废,都会感到不安。甚至有的人到了临终之际也会回想起往事,未能一一实现,例如交棒不及,后继无人,这才懊悔一生只是忙此忙彼,忙到最后一个接班人也无。其实世间事是没有办法完全做完的,只有一个阶段又一个阶段地做好:凡事求其心安,只要对得起国家社会,对得起亲人朋友,对得起自己一生的用心,这就已经算是交卷了。如果还有未完成的事,只有等后人继续,自己应可安心放下了。
四、处在陌生的环境,人生地不熟,必然会觉得心不安。例如有的人搬家了,从这个乡镇搬到那个乡镇,左邻右舍都不熟悉,必须重新建立友好关系。
甚至有的人移民海外,乃至离乡背井的留学生,在陌生的国度里,不但环境不熟悉,风俗习惯不同,尤其有语言的隔阂,顿觉前途茫茫,自然会感到心里不安。但是人生要能随遇而安H,要能适应环境,不管走到哪里,都要落地生根。就是将来升上天堂,或是到了极乐世界,也都是陌生的地方,你要能欢喜接受,自然就会安心了。
五、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方向与目标,更是不安。因为人生是活在希望里,有未来才有希望,有方向才有目标。人生最苦的,是读书不知道读什么书,做事不知道做什么事,交友不知道交什么朋友:在世间,好像什么都不能如意,这是最痛苦的事。最好的人生就是要有信仰,信仰的对象,就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方向,我们的希望。
其实,人生最大的不安,就是与冤家对头相处在一起了。一个人与志不同、道不合的人在一起工作,已经非常不欢喜了,如果对方又是冤家对头,事事与自己唱反调,时时找自己的麻烦,当然就会心里不安。但是,假如我们能够化敌为友,也能改善关系,如果我们能够广结善缘,也会让对方感动,最后冤家对头反成亲家好友。因此,善恶关系存乎一念,一念向上,一切欢庆:一念向恶,恶道现前。所以,心净国土净,心安,自然一切皆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