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励志名言 > 格言句子

师德师风教师格言

2020-12-23格言句子

  让家长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

  切实杜绝把家长会开成告状会的做法。

  家长到学校和老师交换意见,要热情接待,耐心解释。

  做到送一杯水,一把椅子让座,一席暖人心的话。

  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和家长争执,倾心听取家长陈述,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家长无论用何种方式咨询问题,都优秀的教师师德师风演讲稿(5篇)

  优秀的教师师德师风演讲稿(5篇)  师德师风演讲稿《谱写师魂》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来惊天动地。

  ”歌声激荡着我的青春岁月,那时的我就仰慕于神圣的教师职业,希冀成为歌中那美丽的角色。

  于是,怀揣着满腔热情和赤诚,来一中登上三尺讲台,圆我的教师梦。

  工作不满三年,在我们的一中,我不仅深深感受到为人师的艰辛和压力,更多的还是艰辛压力背后那无法释怀的平凡和奉献。

  正象歌里所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奉献,擦去的是名利。

  ”  身为教授的当代作家贾平凹有一幅对联时时鞭策着我:百无聊赖何为教,一事无成怎做授。

  21世纪,新时代教师的寄托是什么?精神支柱何在?在我看来,两字回答足矣,那便是看似轻实则重的“师德”。

  如果说,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那么师德是教育的光辉;如果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就是教师的灵魂。

  师德是人梯,给求学的攀登者以无穷的帮助;师德是绿叶,衬托着千万朵桃李之花尽情地开放;师德是渡船,搭送着求知者驶向成功的彼岸;师德是彩虹,是驿站,是理想之火,生命之光,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育的全部关于教师师德师风自我剖析材料?

  1)“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主题文章 校训是一所学校气质与精神的集中体现。

  北京师范大学诞生于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大幕开启之际,一百多年以来,学校坚持为中华民族崛起和伟大复兴培育英才,深深地溶入到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社会解放和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之中。

  百年办学之路结晶出为北师大无数学子奉为人生圭臬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在中国高 等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校训精神正在激励着北师大人不断开拓进取,创造新的辉煌。

  1902年,中华民族面临危难时局之际,北京师范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师范馆迎来了第一批大学生。

  在“办理学堂,首重师范”的理念下,他们承载着振兴教育、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

  这批学生和此后走出校门的一批又一批北京师范大学学子,坚守爱国、进步的信念,书写了灿烂的人生篇章。

  北京师范大学培育人才,历来重视学与行两个方面良好品格的养成。

  1915年,学校提出“诚实、勇敢、勤勉、亲爱”的校训,要求学生勤奋攻读,品行端正,为人表率。

  此后,学校校训几经改动,有“以身作则”,“成德达材,建国基石”等等,但以爱国、勤奋、为人师表为内核的办学精神始终如一。

  长期以来,北京师范大学的学子不仅以“学”,而且也总是能以自己的“行”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经历一百多年风雨历程,逐步形成了以对祖国未来和民族命运高度责任感为核心的“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

  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而迅猛发展,北京师范大学也迎来又一个发展的高潮。

  学校不仅为中国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优质师资,而且为社会各领域提供了一大批高水平建设人才。

  时代在前进,学校在发展,学校精神也在不断升华。

  1996年,北师大资深教授、我国著名书画家、文献学家、教育家启功先生总结概括提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校训,立即得到了全校师生的高度认同。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既反映了百年师大办学历程、办学传统,又与学校当代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成为师生立身之本。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自古就是中国知识分子人格修养的标准和精神追求。

  它吸纳了中华民族教育传统之精髓,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古训息息相通。

  它凝练了北京师范大学的百年精魂。

  这所百年学府曾凝聚了以李大钊、鲁迅、梁启超、钱玄同、黎锦熙、陈垣、范文澜、白寿彝、钟敬文等为代表的一代代名师;培养了以李达、周谷城、侯外庐、张岱年等为代表的一批批品学兼优的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