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塞内加名言_名言名句
91、 人类只要活得够久,必会经过几个阶段从呱呱落地的婴儿、儿童,长至成人、老人。但是,不管在哪个阶段,人们总是称自己为我。这个我不论在哪一个阶段,对人们来说都是不变的,幼年期也好,成年期也好,老年期也好,都是同样的我生活着。只有这个不变的我,才称得上是我们的灵魂。《人生之道》第二章托尔斯泰
92、 实业家为了补偿因利用别人的劳力而加诸于别人身上的苦难,他们尽其所能不断地敛取财富,不断地为剥夺别人的劳力而努力。《怎么办》第二十七章托尔斯泰
93、 以自己的学问自豪的学者,说话掺杂着拉丁术语和新辞,使得原本极简单的事物变得难以理解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听祭司的拉丁语祷文一般纳闷。神秘并不代表聪明,越聪明的人,越能将表现思想的语言单纯化。《人生之道》第十九章托尔斯泰
94、 以为用暴力可以确立人与人之间的秩序,这种妄想在代代相传的情况下,特别地有害。在充满暴力的团体之中生长的人,他们从不自问用暴力来强制别人是否必要?是不是好事?因为他们根深蒂固地相信,人类之中要是没有暴力存在,根本无法生活下去。《人生之道》第十四章托尔斯泰
95、 学校不能介入只有家庭应该担负的训育工作。学校不能给予褒奖或惩罚,也没有这种权力。最优良的学校管理,是给予学生完全的学习自由与自治。我相信如此才是正确的作法。《亚斯那雅波里亚纳学校报告》托尔斯泰
96、 近代大多数的奴隶化制度,都靠着政府从国民身上征收来的地租之类的税金,亦即官僚和军队《靠税金生存的官僚和军队》所征收的税金来维持。然而,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连关心的人都没有。《怎么办》第二十章托尔斯泰
97、 很久以前,我便制定了_个从三个层面来判定所有艺术作品的法则。第一,从内容的层面来看,由新的一面来看艺术家所要表达的事物,对人们来说,拥有怎样程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也就是所有的作品只有在呈现出生活的新面貌于众人之时,才能称之为艺术作品。第二,从作品的形式来看,它是否理想、是否完美以及符合哪一种内容。第三,从艺术家对自己的对象抱着何种程度的诚实态度来看,亦即艺术家对自己所描绘的对象,抱着何种程度的信任。我想,在艺术作品的范围之内,第三点通常是最重要的,它给予艺术作品力量以及强烈的感染力。换句话说,这样的艺术作品可以让观众、听众或读者,感染到艺术家所体验的感情。《西蒙诺夫的《农民小说》代序》托尔斯泰
98、 战胜肉欲的惟一方法,是自觉灵魂的存在。人们只有在思考自己为何物之时,才能理解性欲的实体是低级的兽性本能。《人生之道》第八章托尔斯泰
99、 在现代的世界里,所有的人类都不能没有真理,不能没有追求真理的意念而生存。所有不能舍弃的事情当中最不能舍弃的,是探求人类生存的真理,以及坚定地信仰真理。《我的信仰是什么》第十章托尔斯泰
100、 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产生于肉体的毁灭及丧失人生幸福的可怕心理。如果人们能把别人的幸福视同自己的幸福,也就是比爱自己更爱别人的话,那么死就如同只为自己而活的人们所想的一般,所谓幸福与生命的断绝,在他是想都未曾想到的。关于死,对于一个为他人而活的人来说,可能不曾想到幸福与生命的破灭。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幸福与生命,不仅不会随着为他人服务的人类生命灭亡而灭亡,反而会经常由于他人生命的牺牲而被加强扩大。《人生论》第十八章托尔斯泰
101、 以前的诗通常是用拉丁文来写,而近代的艺术作品却几乎全像是用梵文写的一样,令大众无法理解。《艺术论》第八章托尔斯泰
102、 艺术的评论和有机化学一样虽然做过分析,但是从分析的结果所得到的知识,却毫无用处。《笔记》托尔斯泰
103、 如果人们不能在所有的邻居心中,见到自己及所有人类的相同灵魂,那么他并非清醒地活着。只有在所有邻人心中见到自己与上帝的人,才是真正清醒地活着的人。《人生之道》第三章托尔斯泰
104、 国家,只是一个虚构的存在。实实在在的国家,以前不曾存在,现在也没有。真实存在的,只有一个人以及其他人们的生活而已。《论奥地利合并波斯尼亚黑契果米那》托尔斯泰
105、 皇帝、大臣或有钱的人们,深深认为没有国家,人们就无法生存下去;而且他们自己也知道,他们向别人传播这个想法的原因。但是,未从国家得到恩惠,反而为国家受许多苦的贫穷人们,为什么还会拥护国家?那只不过是因为,穷人们相信一些关于国家的虚幻神话。《人生之道》第十七章托尔斯泰
106、 所有的女性问题,只出现在违背真实劳动规则的男性之间。《怎么办》第四十章托尔斯泰
107、 对于不死的信仰,并不是任何人都能领受,都能在内心栽植这种不死的信念。为了让不死的信仰存在,首先就必须使信仰存在,而为了使信仰存在,就必须使自己在不死的这个方向上,掌握自己的生命。能够相信来生的人,在他完成了自己的人生事业后,便成为这个世界上未能平息之处,惟一能在有生之年确立对世界新关系的人。《人生论》第三十一章托尔斯泰
108、 即使人们不知道自己时时刻刻都正在呼吸空气,但在开始窒息的时候,也会知道缺之即无法生存的某种东西消失了;就如同失经由别人口中得知上帝的种种,是无法真正认识上帝的,只有实行上帝的法则,即真正了解所有人们的法则,才能理解上帝。《人生之道》第十八章托尔斯泰
109、 傲慢与意识到身为人的价值,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傲慢会随着他人表面上的敬意与称赞而增加,相反地,自我价值的意识会因为表面上的侮辱与非难,愈发地坚强。《人生之道》第十二章托尔斯泰
110、 你们每个人都充满了罪恶,没有一个纯洁的人,连初生的婴儿也不例外。你们会迈向罪恶,不是因为你们的意志,而是遗传。人类无法自救,得救之道只有一个虔诚地祈祷、参与圣礼,并求上帝的恩赐。世界上还可能有更不道德的教条吗?《教条神学批判》第八章托尔斯泰
111、 异教徒社会组织的基础,在于复仇与暴力。这是情势所至无可奈何的事。而我们基督徒的社会基础,如众所认同的,是自然的爱与对暴力的必然反对。但是实际上,暴力仍然是支配者,因为被人们传述歌颂的基督教谕,并非真正的基督教谕。《人生之道》第十四章托尔斯泰
112、 宗教,是在永生亦即神与人类之间,所建立起来的遵从理性与现代知识的一种关系。只有靠这个关系,人类才能朝着宗教所预定的目标前进。《宗教是什么及其本质是什么》第十七章托尔斯泰
113、 人对自己的长相或外表感到骄傲,是非常愚蠢的事。而因自己的亲友、祖先,或者阶级、民族而表现傲慢的人,更加地愚不可及。这个世界的罪恶,大半是由这种傲慢产生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仇视、家族与家族之间的争执、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全都是因这种傲慢而起。《人生之道》第十二章托尔斯泰
114、 恶魔喜欢群聚在有闲阶级人们的脑髓里。《人生之道》第九章托尔斯泰
115、 好人总是忘不了自己所犯的错误,而不记得自己做过的善事。坏人刚好相反,他老是不记得自己所犯的错误,但却忘不了自己做过的好事。你不能轻易地原谅自己,如此一来,你才能很快地宽恕别人。《怎么办》第二十六章托尔斯泰
116、 我们称之为文化的东西,亦即我们的科学、艺术以及追求生活的快适等,全都是欺蒙人类精神自然的要求的尝试。而称之为卫生学或医学的,全都是欺蒙人类本性自然的肉体要求的一种试验。《怎么办》第三十八章托尔斯泰
117、 上天赋予人类的手足,是为了被赋予的原始目的而使用的。除了摄取食物之外,还要为了生产食物而劳动,让我们的手足不至于白白地退化。手足不是为了要洗濯。磨炼,也不是为了把食物、饮料或香烟送到嘴里而已。这是作为一个人的资格,也是人类神圣的义务和职责。《怎么办》第三十九章托尔斯泰
118、 要完成艺术作品,必须要明确地了解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并划清两者之间的界线。另外,还必须要有一个写作的态度,那就是我们不是要写原本就存在的东西,而是要写应该存在的东西。《给盖霍的信》托尔斯泰
119、 不承认宗教的人们,信奉一种服从有力的多数人所做的事的宗教,简单地说,就是服从现存权力的宗教。《我的信仰是什么》第十一章托尔斯泰
120、 爱会使人幸福,因为爱是人与神之间的桥梁。《人生之道》第一章托尔斯泰
“的塞内加名言”中的语句,常常可以在朋友圈看到,也希望您能挑选自己喜欢的短句,发发朋友圈,保持好心情。更多好内容请阅读名言名句,希望的人生美满而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