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塞内加名言_名言名句
63、 富有的人们逃避维持人类生存的劳动。他们的生活带有一点疯狂,亦即所有不履行人类生存法则的人,都免不了会带有一点疯狂的气息。这种人有着和过度饱食的家畜,如马、狗、猪一样的习性。他们会不知所以然地乱跳、纠缠在一起,还茫无目标地到处奔走。《人生之道》第十章托尔斯泰
64、 没有苦恼,便收不到精神的果实。《怎么办》第三十七章托尔斯泰
65、 在上流社会里吃得开,是在不得不认真以避免丧失之时的一种资本。《战争与和平》第一卷第一部第四章托尔斯泰
66、 人们只要停止听从政府,不论税金、土地征收,以及肇始于权力的种种压迫、兵役、战争等,可能全部都会消失。这是一件相当简单的事情。但是,为什么人们到现在仍然实行这种政治体制,而没有终止这种体制的打算呢?因为,不遵从政府,就得遵从上帝,也就是必须要过优良道德的生活。《生命终曲》十二章托尔斯泰
67、 所谓教育的进步,仔细地检讨这个问题的沿革来看,可以概括的说,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自然关系越来越大,强制的程度越来越小,学习会变得更加容易。《再论国民教育》托尔斯泰
68、 劳动阶级的人们,经常想要成为依靠别人的劳动来生活的富裕阶级。他们说,这样才能加入上流人类的生活。但是,应该说这是上流人类沦落成次等人类的现象才对吧?《人生之道》第十章托尔斯泰
69、 我们不能根据理性来达到真正的信仰。但是,为了检讨别人所传述的信仰,理性是必要的。《人生之道》第一章托尔斯泰
70、 借东西给别人,就像把东西丢到山底一样。想拿回借出去的东西,就像把东西推到山顶一样。《酒的起源》第三幕第五场狗,只要带着它、宠育它、喂它食物、教它搬运东西,就很令人高兴了。但是,人类不是宠育之后给他食物,教他希腊语就够了。人类必得要学会何谓人生,亦即施多受少的人生哲学。《怎么办》第九章托尔斯泰
71、 人们一直在注意自己的生活哪里不好,以及什么地方需要改善。然而,能够改善的,只有自己支配之下的事物自己。为了改善自己,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承认自己并不是好人。但是,人们都不喜欢承认自己的缺点。人们的所有注意力,通常不在自己支配之下的事物自己,而在于自己能够支配的情况之外的条件。像这种条件,不管你如何去改变它,人们的处境几乎都没有办法改善。这就像不管你摇晃酒瓶多少次,或是把酒换到别的容器里,酒的品质都不会改变。因为在你只关心自己能支配的事物之外的事物时,无益的、有害的、傲慢的《例如人们老是喜欢去矫正别人的不是》、凶恶的《人们认为妨碍公共福祉的人,死不足惜》、颓废的活动,便会开始。《人生之道》第十四章托尔斯泰
72、 会成为思想家或艺术家的人,并不是在培养学者或者艺术家《事实上只培养出科学和艺术的破坏者》的学校里受教育、取得毕业证书,然后得到生活保障的人,而是即使不去思索也表现胸中之物,也会因两个不可抗拒的力量内心的欲求与人们的要求,而不得不思索并表现内涵的人。《怎么办》第三十七章托尔斯泰
73、 因为所以把钱缴给政府吧!一个叫政府的东西这样告诉我。这个叫政府的又命令我:你要当兵,要宣誓绝对服从政府的命令,政府要你杀什么人,你就得杀什么人。我问:政府是什么?他们马上回答:政府就是政府。我又问:那个政府到底是什么?政府就是人。他们终于回答。我再一次问他们:你所谓的人,到底是什么人?有什么特别吗?不、不,是和大家一样很普通的人。他们如是回答。既然如此,我一定要服从那些人的命令吗?他们要我做好事的话还好,但是他们居然命令我去做坏事。我不愿意参与这种事。如果人们还没有因为国家的一些虚假神话而昏头转向,那么人们都应该这样子表白才对。《人生之道》第十七章托尔斯泰
74、 批评没有什么意义。批评有如吹毛求疵一般没有过失、非人的想法。在批评之中,不是谩骂便是奉承。《日记}艺术是人类心力最高度的发挥。《阿尔拔特》第七章托尔斯泰
75、 无政府社会并不是意味着就此少了公共设施,而是意味着从此再也没有挟着暴力而逼迫人们的机关。有理性的人类社会,一定是无政府的社会,但却不可能存在。《人生之道》第十四章托尔斯泰
76、 基督教废弃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个规则。然而,却有一些人,不但一直坚守这条规则,还将这条规则充分地用在刑罚或战争上,更甚者岂只是以眼还眼而已,根本没有什么原因,他们便下令开战,然后牺牲了几千万人。这些人要是将这条规则极小规模地用在自己身上,那么他们根本没有愤慨的权利。因为,经国王或皇帝的命令或同意而被杀害的人民,有数万甚至百万之多,而国王或皇帝如果遭到杀害,不是顶多只有一个人而已吗?身为国王或皇帝的人,对于亚历山大二世《注:俄罗斯皇帝,遭暗杀身亡。一八一八八八一年》或温贝耳特王《注:意大利国王,遭暗杀身亡。一八四四九。年》之类的暗杀事件,不仅不应该感到愤慨,像他们不停地是非不分滥杀人民,就是给人民杀人的模范,要是这类的暗杀几乎都从不发生的话,那才教人惊讶。《戒杀》托尔斯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