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短句 > 人生感悟

佛心禅语悟人生_人生感悟

2021-10-15人生感悟

【6】、 念者,我说有二种:可行,不可行。若念不可行者,我即断彼;若念可行者,我为彼知时,有念有智,为成就彼念故。言亦如是。-.求者,我说亦有二种:可行,不可行,若求不可行者,我即断彼;若求可行者,我为彼知时,有求有智,为成就彼求故。《中阿含经》卷三十三,《释问经》

【7】、 戒德重于地,慢高于虚空,忆念疾于风,思想多于草。《杂阿含经》卷四十九,第1298经

【8】、 小念及细念,存留于心间,无明不自知,必使轮回延。正念精进者,以慧除诸念;知谛佛弟子,诸念连根断。《即兴自说弥凯耶经》

【9】、 念即生死。(五代)延寿《宗镜录》卷七十三

【10】、 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六祖坛经.忏悔品》

【11】、 若比丘,去来威仪,常随正智,回顾视瞻、屈伸俯仰,执持衣钵,行住坐卧,眠觉语默,皆随正智住,是正智。《杂阿含经》卷二十四,第622经

【12】、 若有不忘念者,诸烦恼贼则不能人。是故汝等,常当摄念在心。若失念者,则失诸功德。若念力坚强,虽人五欲贼中,不为所害,譬如着铠入阵,则无所畏。《佛遗教经》

【13】、 向外驰求,不知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印光法师文钞-复马契西书三》

【14】、 必须常持以正念和警策自己,才能使身口意不被罪业所污染。(宋)冈波巴《宝鬘集》

【15】、 祸患藏于隐微,发于人之所忽。(宋)大觉怀琏禅师《禅林宝训》卷一

【16】、 人苦日在烦恼中尚不知是烦恼,若知是烦恼,则烦恼便消灭矣。譬如窃贼认作家人,则所有家财悉被彼窃,若知是贼,彼即逃去。《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复陈飞青书》

【17】、 既已学矣,即须常常自己省察,所有一言一动,为善欤?为恶欤?若为恶者,即当痛改。除时时注意改过之外,又于每日临睡时,再将一日所行之事,详细思之。能每日写录日记,尤善。省察以后,若知是过,即力改之。诸君应知,改过之事,乃是十分光明磊落,足以表示伟大之人格。故子贡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又古人云:过而能知,可以谓明。知而能改,可以即圣。诸君可不勉乎!(民国)弘一《改过经验谈》

【18】、 气胜志则为小人,志胜气则为端人正士,气与志齐为得道贤圣。(宋)雪堂禅师《续古尊宿语要》

【19】、 勇敢的人要勇敢于面对自己的过失。(清)吉美林巴《吉美林巴大师之教言》

【20】、 找出自己最大的缺点,要有改变的愿力,切实执行。要把做过的错事记住,不断地自我警惕,自我提醒,要能不二过。(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21】、 知道自己的缺点愈多,成长的速度愈快,对自己的信心也就越坚定。(当代)圣严《108自在语》

【22】、 念若起时,即不拟他是觉是迷,是善是恶,辄不得执滞他、断绝他。如一念瞥起,千重关锁锁不得,万丈绳索索他不住,既若如是,争合便拟灭他止他。即不用愁他虑他。(唐)希运《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

【23】、 智慧多闻者,非不觉诸受,若于苦乐受,分别谛明了,当知坚固事,凡夫有升降。于乐不染着,于苦不倾动,知受不受生,依于贪恚觉,断除斯等已,其心善解脱。《杂阿含经》卷三十七,第1029经

【24】、 俱生无明蔽本觉,生起失念散乱心;分别无明逐尘境,分立自他二执取。贪等五毒起时,安住明觉,则转为五智。不舍外来贪欲境,不取内生贪着根,如如安住自明觉,自心觉了宽坦住,转成妙观察智道。瞋恚猛烈生长时,自心放松莫取舍,任持安住自明觉,转成大圆镜智道。嫉妒斗争生起时,莫起怨敌心松坦,任持安住自明觉,转成成所作智道。《普贤王如来祈祷能显自然智根本愿文》

【25】、 (三)调伏自心一行常隐覆,大力难调伏,害而不可见,轻动速流行。若人有智慧,调伏如是心,其人离魔网,则能到彼岸。《正法念处经》卷二十七

【26】、 佛言:一切壮无过心。心是怨家,常欺误人。心取地狱,心取饿鬼,心取畜生,心取天人,作形貌者,皆心所为。能伏心为道者,其力最多。吾与心斗,其劫无数。今乃得佛,独步三界,皆心所为。《五苦章句经》卷一

【27】、 我不见一法疾于心者,无以方法,不可摸则,心回转疾。常当降伏心意,令趣善道。《增一阿含经》卷四,一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