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祝福短语 > 节日祝福

关于除夕的诗句大全 除夕的民间俗语有哪些?_关于除夕的古诗句

2021-09-11节日祝福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话是人们常用到的一个俗语,言简意明,富有哲理。那么它源自哪里呢?此语出自《菜根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此戒疏于虑也。宁受人之欺,毋逆人之诈,此伤于察也,二语立存,精明而浑厚矣。 这句话告诫人们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对己,如何对人。对己要严,要光明磊落,要宽以待人,与人共事要和睦相处,与世无争,不能存有害人之心。但另一方面,不可单纯地以己推人,以为天下人都和自己样,那就坏了,该设防还是要设防的。最近有一部电影叫《天下无贼》,其实天下并不太平。如果疏于设防,可能像吕伯奢遇到曹操一样,可能像东郭先生遇到狼一样,可能像农夫遇到冻僵的蛇一样。这些血的教训应该吸取。

【难兄难弟】难兄难弟指共过患难的人或彼此处于同样困境的人。可它的原意并非如此,是指兄弟同样优秀,难分高下。此典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之太丘,太丘日: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这段话说的是东汉时期,陈太丘陈寔廉洁奉公,具有高洁的品性,深受百姓爱戴。他有两个儿子,分别叫陈纪(字元方)陈谌(字季方),也是功业有成,尊长爱幼,德行甚佳。一次元方的儿子陈群(字长文)与季方的儿子陈忠(字孝先),两个小孩子谈论各自父亲的功德。两个孩子都认为自己的父亲品德高尚,为此争论得不可开交。为了争出高低,这两个小孩子找到祖父陈寔评判。陈寔听完两个孙子的陈述,回想元方、季方的成长,觉得两个孩子都是好样的,于是感叹道: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意思是说,元方是哥哥,但很难说胜过弟弟;季方是弟弟,但也很难说超过哥哥。也就是说兄弟二人品德才华俱佳。两个孩子听了祖父的话,都满意地回去了。后来,人们就利用难为兄,难为弟的谐音,变成了难兄难弟,词义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由兄弟优秀变成了兄弟落难。

【难得糊涂】在官家或民宅,经常看到难得糊涂的书法匾额或横幅,那么,难得糊涂到底是糊涂还是不糊涂呢? 难得糊涂源自清朝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1754年,郑板桥由山东范县调任潍县知县,而此时潍县正遇上百年罕见的旱灾,遍地饿殍。郑板桥心急如焚,而钦差大臣姚耀宗却不闻不问,反倒向郑板桥求字画。气愤的郑板桥就画了一幅鬼来讽刺他,钦差大臣怒而毁画。郑板桥的妻子见他为百姓忧虑日渐憔悴,便劝他既然皇帝不管,钦差大臣也不理,你一个小小的知县能管得了什么,不如装作糊涂。郑板桥闻言大怒:装糊涂,我装不来,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变糊涂更难,难得糊涂。他的这句话后来成了难得糊涂的注解: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变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那他真的糊涂吗?当然不是。郑板桥以拯救万民,在所不惜来激励自己,他爱民如子,有诗为证,他提笔写下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虽些小小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他责令潍县富豪为饥民轮流熬粥,带头捐出自己的俸银,开官仓借粮赈灾,这才稳住了局面。后来百姓无法按期归还粮食,他干脆烧掉借券了事。虽然他救了一方百姓,却得罪了上司,不久就被罢官。为此,他用自己独创的板桥体书写难得糊涂四个大字,并成了他的座右铭。不愿巴结上司、一心想为百姓谋福的他显得和官场格格不入,但又抗争不过官场的黑暗,难得糊涂是他的无奈之举,他才是大智若愚。

【黄了】黄了这一俗语,专指好事没有办成。如对象没搞成被说成黄了。 黄了源自哪里呢?旧时代做生意,开张的那天,门外要贴上开张大吉的大红纸喜报一张。春节休息,正月十六开始营业,开门那天,也要在门外贴上开市大吉的大红纸喜报。相反,如果一家商店经营不善,没法经营下去了,店铺关门,就用一张黄纸,写上收市大吉贴在门上。由此,人们就将一家生意的关门,说是黄了。久而久之,引申为凡是没有办成的好事都可以说黄了。坏事没办成没有说黄了的。

【黄连】黄连是味名贵的中药材。这草药的名字还有什么说道吗? 黄连这味中药是用两个人的名字命名的。据传,三国时期,名医华佗被曹操杀后,他的儿孙怕株连,逃到一个山村隐居,改姓陶(逃),世代为医。有一代陶医生辟了百草园,请了姓黄的孤儿帮助管理。一天,陶医生之女陶连妹,在阴湿的山路边,挖了一株开淡黄白花的小草回来,种在百草园里。经过小黄精心侍理,后来繁殖成一片花圃。这年秋天,连妹病了,口燥发烧,又吐又泻,恰巧他父亲又远行给人医病,全家急得团团转。这天,小黄给百草园除草,误将一株小花拔了,无意送到嘴里嚼了几下,苦得要命,他眼睛一亮:苦口良药呀!我已尝过,如无毒,就不妨煎给连妹试服,也许病能治好。第二天早上,他悄悄拔了一把煎成汁,给连妹服下,结果,竟把连妹的病医好了。陶医生回家知道后,经过仔细考察分析,又核对了连妹病情乃肠胃热重,此药对症,便确定这种性寒味苦、具有泻火、燥湿、解毒特效的小花草,是一味良药。因为它是连妹挖来家种,又由小黄先尝,并第一个用来治病,遂将这种中药取名为黄连。后来,小黄与连妹结为夫妇,继承祖业,为民行医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