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祝福短语 > 节日祝福

关于除夕的诗句大全 除夕的民间俗语有哪些?_关于除夕的古诗句

2021-09-11节日祝福

【不打不相识】这个俗语的意思是双方不打一场不会相识,转而发展成不仅相识,而且相好,打倒成了相识的机遇,坏事变好事。它源自明代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八回》。宋江因犯案发配到江州,遇到早就想结识他的戴宗。于是两人一起进城,在一家酒店里喝酒,又遇到李逵。吃喝间,宋江嫌鱼汤不新鲜,叫酒保做几碗新鲜的鱼汤。正好酒馆里没有了新鲜鱼,李逵便去江边的渔船上讨鱼。打渔的伙计不想给,李逵大怒,与几个渔人打了起来。正在这时,绰号浪里白条的渔主人张顺来了,张顺水性极好,将李逵按在水里,呛得他晕头转向,不是对手。这时戴宗跑来,对张顺喊道:足下先救了我这位兄弟,快上来见见宋江!张顺急忙将李逵托上水面,游到江边,向宋江施礼。戴宗向张顺介绍}兑:这位是俺弟兄,名叫李逵。张顺道:啊!原来是李大哥,只是小曾相识!李逵生气地说:你呛得我好苦呀!张顺笑道:你也打得我好苦呀! 说完,两人哈哈大笑。戴宗说:你们两个今天可做好兄弟了,常言说:不打不成相识。

【不食人间烟火】此俗语原意指人有道气或仙气。比喻那些自命清高、超凡脱俗之人,实则脱离群众,与尘世格格不入的人,含贬义;也可以用以比喻诗文的格调超尘绝俗,含褒义。此典出自《宋史赵自然传》:大中祥符中,又有郑荣者,本禁军,戍壁州还,夜遇神人谓曰:汝有道气,勿火食。因授以医术救人。七年,赐名自清,度为道士,居上清官。 赵自然,原名叫王九。十三岁时得了重病,父亲把他带到青华观,许愿让他做道士。后来,王九梦见一个身材魁伟、鬓发斑白的人,自称姓阴,把自己带到高山上,对他说:你有道气,我教给你不吃五谷的方法。于是那人拿出青青的柏树枝给他吃。王九醒来后,果然就不再吃五谷,神清气爽,每当闻到煮熟的饭食就恶心呕吐,他只吃生果,饮清泉。听说了这件事,宋太宗召见了他,亲自问候,赐予道士服,并替他改名为赵自然。

【不为五斗米折腰】此语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不向恶势力低头,有强烈的正义感。典出唐房玄龄等著的《晋书陶潜传》:潜叹日: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发生在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陶渊明身上。公元405年秋,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乡不远的彭泽县当县令。这年冬天,浔阳郡派遣督邮刘云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刘云是一个贪婪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驿馆,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素来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鉴于上司的面子,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马上动身。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这时陶渊明再也忍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说: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 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从此隐居南山,终身不仕。才有了种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山水田园诗。后人很欣赏陶渊明这种不向小人低头的品质,于是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名言便流传开来。

【不到黄河心不死】这一俗语比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境地下不肯死心。这个俗语出自清朝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其中有这样的话:这种人不到黄河心不死。现在我们横竖总不落好,索性给他一个一不做二不休。但为什么非要说黄河而不说长江呢?据晚清小说《扫迷帚》第五回中写到昆山通人汪梧凰,辨析苏州谚语时说:弗到黄河心弗死,到了黄河死不及。其中的黄河是横祸的误写,说的是人不犯横祸,则不肯死心塌地;等到犯了事,则身为囚犯,想死都来不及了,是劝人及早改过的意思。现在常被用来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就是说,黄河并非真指黄河,而是横祸的谐言,苏州方言所致。久而久之,人们为了表达直接,避开不吉利的原意,遂把不得横祸心不死演变成了不到黄河心不死。

【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敢越雷池一步是我们今天常用的一句俗语,多喻循规蹈矩,不敢破旧立新,思想比较保守。那么,这一俗语是怎么来的呢?据史料记载,雷池地处安徽省望江县东十公里,因古雷水自湖北省的黄梅县界东流至此,久积成池,故名雷池。东晋时置雷戍,辟为江防重地。晋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历阳(和县)镇将苏峻联合寿春(寿县)镇将祖约发动叛乱,大举向东京建康(南京)进攻,忠于朝廷的江州刺史温峤想马上带兵去建康护卫。掌管中央政权的庚亮得知温峤的意图后,深谋远虑,担心拥有重兵的荆州刺史陶侃乘虚而入,因此,在《报温峤书》中说:吾忧西垂,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意思是要保建康必须坐镇原防,不要越雷池而向东移。古雷池已不复存在,但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个俗语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