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的说说大全_关于生日的说说
115、上如阶尽管费力,却一步比一步高。
116、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 约贝勒斯
117、知识需要反复探索,土地需要辛勤耕耘。(尼泊尔谚语)
关于学习的成语大全关于学习的成语大全
半部论语治天下
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出处:典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每决大事,启文观书,乃《论语》也,此时称小官以~。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三折
闭门读书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盖须切磋相起明也。见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坐,谬误差失者多矣。
不耻下问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阁下既~,弟先须请教宗旨何如?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七回
不愧下学
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
不求甚解
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出处: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这人小的时候,诸事颟颟顸顸,~。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
不知肉味
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出处:《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不足为法
不值得学习、效法。
出处:清赵翼《瓯北诗话李青莲诗》:开口便说:《大雅》不作,骚人斯起,然词多哀怨,已非正声;至杨、马益流宕。建安以后更绮丽,不足为法。 那些工作作风实~。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写在前边》
车在马前
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出处:《礼记学记》: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
春花秋实
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活梦幻永和银杏》:杨州钞关官署东隅,有银杏树一株,其大数围,直干凌霄,春花秋实。
春华秋实
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出处:《三国志魏志刑颙传》:而桢礼遇殊荣,颙反疏简,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礼贤不足,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后汉书》卷五十二: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爱登其质。 ~,没有那浩荡的春风,又哪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的收成呢?峻青《秋色赋》
春诵夏弦
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出处:《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大师诏之。 入于门墙,如造阙里。~,载飏淑声。唐刘禹锡《许州文宣王新庙碑》
刺股悬梁
形容刻苦学习。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独学寡闻
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出处:《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笃学好古
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瑜传》:济阴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
断织劝学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出处:《后汉书:乐羊子妻传》载:远寻师,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今若断斯织也,则损失成功,,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