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名言经典语录_成长伤感语录经典语录
91、今有马于此,形容似骥也,然驱之不往,引起不前,虽臧获不托足其轸也。(现在有一匹马在这里,外表看上去像一匹良马,但是用鞭子赶它不走,用缰绳拉它不动,即使是卑贱的奴婢也不会将其当成骑乘的工具。)
92、摇木者一一摄其叶,则劳而不遍;左右拊其本,而叶遍摇矣。(摇动树木的人如果一一拨动树上的叶子,即使劳累也不能全部让叶子动起来;而左右摇晃树干,那么所有的叶子都会摇动起来。)(说明∶应以法律作为主杆)
93、且夫物众而智寡,寡不胜众,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因物以治物。(相对于复杂的世事来说,个人的智慧是很渺小的,个人的渺小智慧难以处理繁杂事务,所以应该利用工具来处理事务)(比如∶法律制度及司法人员的设置等)
94、为政犹沐也,虽有弃发,必为之。爱弃发之费,而忘长发之利,不知权者也。(治理国家就好像洗头发一样,即使是洗掉了一些头发,也一定要洗干净。因脱落的头发而惋惜,却忘了新发会因此而生长,这就是不懂得权衡利弊。
95、大不可量,深不可测,同合刑名,检审法式,擅为者诛,国乃无贼。(治国之术大到不可估量,深到难以测量,考核臣下的言语与行为是否一致,检验他们的言行是否合乎法度,恣意妄为的立即诛杀,这样国中才不会出现祸患。)
96、知术之人为工匠也,不得施其技巧,故屋坏弓折;知治之人不得行其术,故国乱而主危。(懂得方法的人做工匠,却不能自由施展技巧,所以造出的房屋会倒塌,制出的弓会折断;懂得治理国家的人无法推行他的方法,所以国家就会混乱而危及君主)
97、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治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谿(xi1),材非长也,位高也。(有才干而没有权势,即使是贤人也无法控御不肖之徒。一尺长的木材树立在高山之上,就能俯瞰万丈深渊。这并非是木头长,而是它所处的地位高。)
98、道譬诸若水,溺者多饮之即死,渴者适饮之即生。譬之若剑戟,愚人以行忿则祸生,圣人以诛暴则褔成。(道就像水一样,落水者喝多了就会死,干渴的人喝得适量就会生存;又像兵器一样,愚笨之人用阿里泄愤会招致祸端,圣人用来诛伐暴徒机会为民造福。)
法家代表思想_经典语录法家代表思想_经典语录_
【法家语录】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粮仓虽然满了也不放松农耕;国家的土地广大,人口众多,也不能让空洞无物的言论泛滥,那么民众就会淳朴专一。
民众淳朴专一,那官职和爵位就不能靠花言巧语来取得。 不能靠花言巧语来取得官职和爵位,那么奸猾的人就不会产生。 奸民不产生,君主就不会受迷惑。 现在国内的民众以及据有官职和爵位的人看见朝廷中能靠巧妙的空谈,诡辩的说教来获得官职和爵位,所以官职和爵位就不可能靠国家的法规获得。因此这些人进入朝堂便曲意逢迎君主,下朝回家便图谋自己的私利,用来满足自己的野心。
如果这样的话,他们就会在下面卖弄权势,谋取私欲。 曲意逢迎君主图谋自己的私利,就不会对国家有利,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爵位和厚禄,私下出卖国家权力就不是忠臣,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就是为追求金钱和财利。 如果这样的话,希望升官的下级便说:财产多了,那么就能有希望得到大官。 并且还说:我不用上金钱财物侍奉上级来取得升迁,那么就像用野猫引诱老鼠一样,一定不会有什么希望。假如用情感侍奉上级来求得升迁,那么就像手牵着已经断了的墨线想校正弯曲的木材一样,更加没有希望了。
因为这两种办法都不能得到升迁,那我怎能不到下面去役使民众,到处搜刮钱财来侍奉上级而谋求升官呢?百姓说:我积极务农,先装满国家的粮仓,收取剩下的粮食供养亲人,替君主舍生忘死去作战,来使君主尊贵,便国家安定。 如果国家的粮仓空虚,国君地位就会卑微,家庭就会贫穷,假如这样还不如谋取个官做。 亲戚朋友在交往相聚中,就会考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 有才华的杰出人士会专心学习《诗》《书》,追随外国的势力;普通人会去经商,搞手丁业,靠这些来逃避农耕和作战。 君主用这种思想教化民众,那么国库的粮食怎能不减少,而兵力怎能不被削弱呢?【法家语录】所说的统一奖赏,就是指利益、俸禄、官职、爵位都只给有战功的人,而不予其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