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塞内加名言_名言名句
37、 善良又聪明的人,在他想着别人比他自己更磊落更聪明的时候,才能看得出他与别人不同。《怎么办》第二十六章托尔斯泰
38、 如果人们在真实面前感到恐惧,面对真理却否定真理,并认为真理是虚伪的,那么人们绝对无法认清自己该做什么事。《怎么办》第三十八章托尔斯泰
39、 信仰并非从古至今都是真实的,信仰是随着人生而愈见清晰明了的。我们如果觉得一定要承继我们的祖先或曾祖父所信仰的东西,这就如同以为长大成人之后,儿童时期的衣服仍能合穿的想法一样。《人生之道》第一章托尔斯泰
40、 如果行善有原因,那便是不善。如果行善有结果,亦即有报酬,那也不是善。真正的善,被锁于原因与结果的门外。《安娜卡列尼娜》第八部第十二章托尔斯泰
41、 所有的人类不管面对的是奥地利人、塞尔维亚人、土耳其人,还是中国人,大家都是平等的人。也就是说,我们活着绝不是为了保卫或推翻塞尔维亚、土耳其、中国或者俄罗斯,而是为了要在有限的岁月中,好好地当一个人,一个理性的、充满着爱的存在。所以,人类的使命很明显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爱所有的人。《人生之道》第十三章托尔斯泰
42、 对于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我在自己身上找到了如下的答案其一、不要对自己说谎。不管自己的人生之道偏离了理性所开创的真理之道有多远,也不惧怕真理。其二、舍弃自以为比别人正确、比别人优越、唯我独尊的骄傲,视自己为罪恶深重的人。其三、实践人类恒久不变、光明正大的规则。亦即为维持自己和别人的生活而努力,与大自然奋战到底。《怎么办》第三十八章托尔斯泰
43、 以前,使教会和国家权力中的暴力正当化的神学,其高深的知识,仅止于神职人员而已,庶民只能毫无怨言地信奉着像是皇帝、神职者以及贵族的权力是神圣的之类的既成结论。同样地,现在的哲学、法学等所有科学的高深知识,都已被科学家们所独占,庶民只能毫无怨言地相信像是社会体制应该就是目前的情况,不会有任何其他形态的社会存在之类的结论。《怎么办》第二十六章托尔斯泰
44、 世上没有不生病的强健体魄,也没有用不完的财富,更没有恒久不变的权力,这些全都是易脆的飘渺之物。人们把健康、富有、权力当作人生的目标,但是即使达到了这些目标,人们仍无法挥去不安、恐怖、悲哀的阴影。那是因为人们必然会见到尽自己一生所得到的全部,一点一点地从手中消逝,以及自己在不断地老去,正一步一步地走向死亡。人们要怎样才能,除去自己的不安和恐惧?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把我们的一生托付给永远不死、永远不会消失毁灭、活在人们心中的灵魂。《人生之道》第二章托尔斯泰
45、 你给予别人的,永远都是属于你的;你不打算给别人的,终究还是别人的。如果你从自己的身上拿了什么东西给别人,这是你对自己的行善,而且这个善永远都是你自己的,没有人能够夺走它。就算你不想给别人想要的东西,那只不过是暂时或在不得不给别人之前,寄放在自己身上罢了。当死亡来访之日,你不得不放手一切。《怎么办》第二十五章托尔斯泰
46、 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这是无法让每个人都认同的古老真理。《人生之道》第七章托尔斯泰
47、 福音上写着:不要批评别人。这一点用在艺术上也相一当正确,你可以纂写可以描绘,但是不要批评。《笔记》托尔斯泰
48、 不要畏惧罪恶。绝对不要对自己说自己无法维持不犯错,或是自己已习惯犯错,或是借口自己很脆弱等。只要活着,就要不停地与罪恶对抗。今天无法战胜罪,就等待明天,明天不行,再期待后天,就算后天也没有成功,在你死去之前总会打败罪恶的。如果一开始就放弃与罪战斗,无异于一开始就放弃了人生最重要的事业。《人生之道》第六章托尔斯泰
49、 为什么会有革命?为什么革命会如此残忍?因为,权力支配者让人们迷信,用暴力可以建立起人们的生活。《人生之道》第十四章托尔斯泰
50、 要猎杀熊之前,先准备一桶蜜,在桶的上方垂一条绳索,绳索下方吊一根重原木,熊在想吃蜜之前,一定会先将原木推开,而原木被推开之后,一定会反荡回来,熊一吃惊,便会更加用力地将原木推开一直到熊被射杀之前,会一直重复这种状况。人类在以恶制恶之时,刚好就是这样的情形。难道人类不比熊有智慧吗?《人生之道》第十五章托尔斯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