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生活感悟分享一段话_生活中正能量的一段话
一位少妇突然丧偶,顿时陷入无比的悲伤之中,简直痛不欲生。人们都说智多翁无所不能,于是她也扣响了智多翁的大门。
智多翁高兴地接待了她,慈祥地问道:夫人前来寒舍,想必有什么麻烦事吧?
这位少妇热泪盈眶,哽咽着说:我和丈夫结婚刚刚两年,相敬如宾,十分恩爱,可万万没想到他突然得了重病,永远地离我而去,现在就我独自一人,你说以后我怎么活下去啊?
智多翁先是表示同情,然后一本正经地问那少妇:请问夫人,两年前你是怎么生活的?那时感到快乐吗?
两年前?那时父母对我管束不严,我想干啥就干啥,生活得可快乐啦!少妇停止了哭泣,爽朗地回答。
现在也没有人管束你,照样你想干啥就干啥,怎么生活就不能快乐了呢?智多翁开导她说,你应当回到生活的原点上,生活本来是快乐的,你以后的生活依然应当是快乐的。
少妇谢过智多翁,走出他的大门,的确觉得天地豁然开阔了许多。
这位上了年纪的智者,也许没有高深的学问,没有出类拔萃的绝技,但他懂得如何生活,如何寻求幸福,如何摆脱痛苦的阴影。其实,这是真正的智慧。智慧强于能力,优于知识和技能,是一种强大的软实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智慧就是幸福的种子。
【新时代的愚公和智叟】
智叟听说愚公要移山,摇了摇头,叹息地说:哎,愚公就是愚蠢啊,山怎么能移呢!
这话传到愚公的耳朵里,他似乎不服气,也似乎有咨询一条新的出路之意,于是他找到智叟,当面问道:你说我移山是愚蠢的,那大山挡住了我的去路,我有什么办法呢?智叟开导他说:山是死的,不能动,难道你还不能动吗?你绕开它不就是了么!如果你嫌绕道路远,嫌麻烦,又必须经常到山的那边去,何不搬到山的那边去住呢?移居总比移山容易得多。再说,移山既破坏自然环境,又浪费人力物力。听说不仅你要豁上一辈子的功夫挖山,而且还要让你的儿子、孙子也去挖山,如果几代人的前程让你葬送了,你不感到这是莫大的罪过吗?
愚公无言以对,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对,你说得对。
何不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而要去移动大山呢?真的,我真愚。于是,他就打消了移山的念头。
住在穷山沟里的愚公,总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心里像结了冰似的,一片凄凉,除了冷酷以外,他的心里任何东西也装不下。
一天,他惴惴不安地来到智叟家里,将自己的苦恼诉说了一遍,请求智叟给予帮助。智叟听罢,不动声色地取出一个杯子,里面结了满满的一杯冰,杯子自然再也装不下别的东西。
然后,智叟让杯子靠近炉火,将冰慢慢地融化。待冰全部化成了小时,杯子就空出了一截。这时,智叟对愚公说:再冷酷的冰,也是有空隙的,这满满的一杯冰融化了后,空出来的部分,不就可以装下阳光、温暖和甜蜜了吗?
愚公佩服得五体投地,连声说:明白了,明白了。回到家里后,他不再去想那些不幸的事情,将心里的冷酷和凄凉统统排遣干净,美好的东西渐渐地多了起来。自此以后,他真的变成了一个快乐的人。
愚公没有多少家产,最值钱的东西就是几只羊。每天他都将羊赶到山上,让它们自由自在地啃食青草。一天,山脚下的树上、石头上到处都贴着告示:为了保护山林,严禁到山上放牧牛羊等牲畜。违者,严惩不贷!
愚公一看傻眼了,这可怎么办呢?没有办法,他又来到了智叟的住处,请求智叟帮他出谋划策。
智叟问愚公:告示严禁到山上放牧牛羊等牲畜,它有没有禁止人上山呢?愚公回答说:没有。那不就得了嘛。
智叟笑着对愚公说,羊不能上山,人可以上山呀。你到山上把青草割回家来,羊不是照样可以吃到青草么?
对呀,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割草喂羊呢?真的,我真愚。
愚公朝智叟跷了跷拇指,高兴地走了。
【可怕的过度】
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过程,都应有个度,一旦过了度,就会走向反面。过犹不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自然资源需要开发,人们需要竞争,没有开发与竞争就没有进步,没有活力。但开发与竞争不能违背规律,不能不择手段;文明需要创造,社会需要消费,没有创造和消费社会就会停滞不前。但创造和消费要理性,要适度;知识需要开拓,信息需要增量,但开拓与增量同样不能过度,过度了就会造成混乱与麻烦行为不可过度张扬,形形色色的非理性、非自然化的表现,都是值得警惕和需要克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