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写微信说说_宝宝生日妈妈微信说说
174、 ⊙父母应鼓励孩子多参加群体性活动,并请老师给孩子安排须负责任的工作,让孩子在与他人的沟通中去体会任性的负面作用。
175、 ⊙教养孩子没有一定的准则,但制定家规却是必要的。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艾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认为:人们为自己设定某些行为标准,以自我赞许或自我惩罚的方式来衡量其行动。这就是家规的核心主轴。因制定家规是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故应依其孩子的属性、家庭的特质,制定适合孩子的规范。当规矩制定完成后,父母的教育方法必须前后一致,不能半途而废,更不能让自己拥有特权。
176、 ⊙例如,许多父母希望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但是自己却没有遵守,理由往往是我是大人,你们是小孩,小孩回家就应该写功课、读书,我工作一天很累了,想放松一下,这种不对等的心态是很难要求孩子遵守的。
177、 ⊙专家认为,正确的家规制定是要求大人与小孩一同遵守,当孩子看到父母也是依照家规行事时,他们才会自发地履行。
178、 ⊙制定家规时,若非单亲家庭,或另一方远在异地工作,应尽量由夫妻协商后再决定,否则容易导致教养态度不一的情况发生。曾有某一亲子节目在讨论家规时,谈到一个有趣的个案,妈妈规定孩子睡前一个小时不能再进食,但是爸爸却总是破坏规矩,不但自己偷吃,还偶尔给孩子们小零嘴,夫妻俩常为此吵架。
179、 ⊙在制定家规时,父母须把握下列原则:1●除了详细介绍家规外,还应让孩子了解其制定目的,并且父母也可时常和孩子分享辛勤工作的经验,并与家规相呼应。如爸爸加班工作是为了明天企划案的良好呈现,这是一种负责的态度。藉此让孩子了解父母的辛劳,从中培养正确观念。2●让孩子了解是非对错之际,父母不应让孩子有爸妈不再爱我的误解。当孩子哭闹反抗时,父母应考虑他的心理感受,切忌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误以为父母不再爱他。3●遵守家规并非只是孩子的责任,父母理应以身作则。此外,父母不可以其权威者的角色来作为无法遵守家规的理由,以防失去家规制定的意义。4●宜尽量制定简单易懂的家规,并且可有意识地将其相互关联起来。如孩子每天可看两小时电视、晚上睡觉前应整理好书包等规范,若孩子违反了,父母可说:因为你今天没整理好书包,所以明天少看一小时的电视。以此巩固孩子对家规的重视。
180、 ⊙父母怎么做,孩子怎么看!生活要求与规定是一个基准,如果有了基准,却没有遵守的共则,反而会让孩子无所适从,甚至出现阳奉阴违的不当行为。因此,除了要求孩子以外,父母还须以身作则,才能得到良效。
181、 ⊙父母不可制定常需变换的规定,或是自己做不到的要求,如只准孩子每天看电视一小时,自己却看了三小时。这会让孩子认为规定是不必强制遵守的,长期下来将影响孩子良好习惯与遵守秩序的养成。
182、 ⊙遵守家规需长期坚持,不能依父母的主观意识而有放松之处。切勿偶尔为之,否则孩子将无法培养正确习惯与态度。
183、 ⊙家规不要繁琐,内容不要过细,尽量以大原则为主,而且要有适度的弹性,才不会易订难行,毫无意义。
184、 ⊙对于被孤立在团体外的孩子,首先应注意他的行为。若孩子只是单纯不喜欢进入团体而无社交障碍,此时父母只需给予适当鼓励或劝导,并主动带领他融入团体生活即可。
185、 ⊙父母应适时教导孩子不以物质为基础与人交往,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和乐关系来自于内心情感的交流,而非收受或赠予物品。
186、 ⊙要指导孩子如何尊重别人,父母就应在日常生活中表现我尊重你的暗示,如讨论问题时,父母应让孩子充分表达意见,不要立即反驳,使孩子切身体会尊重别人与被人尊重的感受。
187、 ⊙人从出生到成年须经过三个教育阶段,每个阶段大约是7年,并都被强调了责任与珍惜万物的重要性。
188、 ⊙第一阶段是出生到换乳牙。学习特色是模仿,此时要提供温暖、和谐的环境,父母和孩子身边的人应注意言行举止,让幼儿五官感受到世界的真善美,故环境教育显得相当重要。
189、 ⊙第二阶段是7岁到青春期。此时孩子需要权威性的榜样,因此老师扮演着重要角色,借着童话、寓言、历史、伟人故事让孩子学习道德和崇敬之心。同时,父母应配合学校教育,教导孩子珍惜万物,例如饭一定要吃完,因为这是农民们辛勤耕种的。并可配合环境保护的节目、某一地区人民生活穷困的新闻,教导孩子形成爱护、惜福的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