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语录大全 > 经典台词

红白喜事知客台词

2021-01-27经典台词
农村红白喜事知客开场白口头语

各位父老乡亲

红白喜事知客台词 第1张

结婚第一次当知客,哪个有台词啊

“知客”就是帮助事或丧事的人家招客的人。

有的地区叫知弓水街人就叫知客。

如人路上遇见一个熟人,问对方最近忙啥呢

那个熟人可能会说,这两天谁家儿子结婚或者老人去世给人家当知客。

知客一般用来称呼男性,因为像搭棚,拉桌子,端盘子,烧水等等这些体力活,都需要身强力壮的人去干。

女人也会被过事的人家的女主人请上去帮忙,一般都是从事蒸馍,切菜洗碗或者在外面给请来的厨师打下手。

当然还有从村里请来的一两位老太太,专门从事蒸花馍,给灵前的供桌上做祭品等等。

这些,那些年轻的媳妇们都做不了。

不过,这样的老太太现在越来越少了。

知客被主人在过事的前两三天就请去了。

主人过事的烟酒糖茶,菜面肉酱等该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剩下的就要请知客帮忙了。

知客要请多少根据主人过事的规模而定。

一般人家过事常常要请二三十左右的知客。

事过得大一点的人家可能请四五十甚至上百的知客。

知客要主人拿着烟去一家一家的请。

当然请也仅仅是个说法而已,想来的一定会来。

主人毕竟是请别人帮忙。

人虽有心给你帮忙,你也要把脸给足。

主人能请的,当然都是十拿九稳都能请得动的。

请不动的,主人不会去请,那是自找无趣。

当然还有趁着过事的机会,以请过来帮忙的名义缓和和加强两家感情的。

请年长的人过来,说是当知客,其实是主事,就是过来给自己在村人面前掌个脸,在一些考虑不到的地方操个心。

千百年的传统濡染下的红白喜事,里面曲曲折折的东西多着呢

什么心操不到,都会让人见怪,让人耻笑。

还有的,弓水街上的人说这是“寻”着来给人帮忙的。

“寻”着来给人帮忙,如果不能解释为没有一点骨气的话——这样的人哪个地方都会有那么一两个——那么就要解释为是因为主人的人缘好或者权力大——这样的人哪个地方同样都会有。

其实,“寻”着给别人帮忙说起来好像有点低三下四的样子,其实,在那些的确是“寻”着给人干活而又那么能说会道的人的嘴里,一切竟然自然地就像转弯的河水,主人心知肚明,当然也乐意。

这大概也是我们中国做人的艺术。

否则,这人真就没法做了。

只有哪些不会说话的人,才弄得自己低三下四,主人也尴尬不堪。

说远了

这么多知客得有一个统一的领导,叫做“知客头”。

否则,群龙无首。

弓水街上的人常红白喜事称为乱事,就是头绪很烦乱的事。

请知客,那是来帮忙理顺各种主人根本忙不过来的事情的。

“知客头”都是村上有头有脸的人来担任,要么是德高望重的长者,要么是村里的书记或者村长或者主人,其他的人听他们指挥。

知客们第一次在主人家聚会,时间常常在过事前两天的晚上,主人准备烟酒糖茶,并备晚饭。

知客头开始分派任务,谁搭棚,谁拉桌子,谁烧水,谁准备碗碟,谁照顾哪个席口(饭桌)。

具体分到每个人。

知客照办。

他们也常常在笑声中毛遂自荐。

第二天,知客各执其事。

有人开着三轮车从街上开饭馆的人家里拉来了桌椅板凳,有人拉着架子车拉来了碗碟壶杯,有人从自己家里背来了一口大黑锅。

路上见了面的熟人说,唉,怎么背黑锅了,那个人笑着说,没办法,领导分配的任务。

最忙的,当然是过事的这一天了。

知客各守其位。

这一天,主人家的事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

每个人都成了它上面的一个螺丝钉。

少了谁也不行。

我们就来说一说端盘子和伺候席口的情景吧

每张桌子上都有专人负责。

在桌子腿上比较显眼的位置贴着用一小绺红纸或白纸写着的每个负责人的姓名。

开席前,知客擦干净桌子,将烟酒和茶壶放在桌子的正中间。

桌子的每个角各放一个杯子。

客人来了后,按尊卑长幼一次坐定,长者给每个人发筷子。

有安排专门端盘子的知客。

端盘子的人个子要高,胳膊要有力。

一个的盘子里,放上将近十个碗碟,没有力气真是不可想象的。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